您的位置 首页 > 酒店民宿

阿勒泰提前进入旅游旺季!暑假想带娃去新疆,建议这样做攻略!

一部剧带火一个城市,继《春色寄情人》带火泉州之后,旅游的风终于吹到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已经大结局,但想去阿勒泰的心却久久不能平复,许多家长已经开始规划暑假带孩子走一趟新疆,去彩虹布拉克、夏牧场逛一逛,去巴太树打个卡......

《我的阿勒泰》剧照

刚从新疆回来的团长想说,现在的阿勒泰已经提前进入旅游旺季,若只是去打堆拍照,不仅挤得很,而且很难感受到电视剧中自由自在的松弛感,建议大家错峰出行。

团长给大家先找了几部讲述新疆的纪录片,从风景、饮食到人文,可以先看一看做准备,体验感更佳!

“草原、沙漠、戈壁、雪山,组合在一起才是新疆!”

新疆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份,“三山夹两盆”的地势特点将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两部分,南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部是天山。

《航拍中国》第一季新疆篇就是从天山出发,向西飞进新疆最大的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途经新疆的雪山、沙漠、戈壁到草原......可以说是孩子了解新疆地势地貌最好的视频教科书!

在这部纪录片中,跟随无人机的脚步,孩子一眼就能看到天山冰川;在海拔5000米的高空,亲近永远不再对外开放的博格达峰。

从远方到城市,见识新疆的“春熙路”——国际大巴扎,团长刚来过这里,集市上纯手工锤制的沙朗刀客、味道奇特的烤蛋都极具民族特色。再到石河子看棉花的白和辣椒的红交相映衬,感受独属于新疆的色彩搭配。

新疆石河子棉花和辣椒收割现场

通过这部纪录片,新疆神秘的面纱也被揭开,你会发现原来喀纳斯湖里是哲罗鲑鱼,而不是水怪,在北疆的沙漠不仅有自然雕塑的魔鬼域,还有人类创造的奇迹——克拉玛依之城,一座因为石油开采,在戈壁上横空出世的城市。

魔鬼域和克拉玛依

当画面和解说重叠,孩子看到的、听到的,不仅有震撼人心的美景,还有新疆人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我的阿勒泰》中令人向往的夏牧场与哈萨克民族的游牧生活紧密相连——牧民要根据牧草生长的周期,带牛羊转移牧场,为牧草留出生长的空隙。这样的转场,一年至少有4次。

吐鲁番的火焰山地表温度最高超过70摄氏度,高温让火焰山寸草不生,但依靠早年修建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当地农户将雪山融水引入地下沟渠,送往农田和村庄,硬是在干旱的地带,创造出一大片成荫的葡萄园。

即使没有时间去新疆,也可以在某个闲适的下午打开这部纪录片,来一场新疆“云旅游”,在家赛博吸氧。

“了解新疆最好的方式,一定是从品尝那里的美食开始的。”

作为纪录片《我从新疆来》三部曲之一,《新疆滋味》以“美食故事”为主题,一共出品六集,每集50分钟,从新疆美食及其背后的故事入手,展现新疆美食独特的一面,也把新疆人民有滋有味的生活呈现在观众眼前。无论是否了解新疆美食,看了这部片子,都会让你眼前一亮。

在《新疆滋味》之前,库尔班江导演先后制作《我从新疆来》和《我到新疆去》两部纪录片,介绍离疆发展和来疆建设的青年们的生活,获得一众好评。

10年后,库尔班江又带来诚意满满的新疆美食——《新疆滋味》,为‘来’和‘去’收尾。为什么是新疆美食?库尔班江说:“无论你从新疆来还是到新疆去,‘带来’或‘带去’了自己的家乡味,因为新疆的包容,这些味道才能被吸收、融合并本地化,延伸出那么多新疆美食。”

这部纪录片里,既有深受大家喜爱的大盘鸡、新疆炒米粉、拉条子、手抓饭,也有不被熟知,但依然受当地人喜欢的蒸饼、库麦其馕......每一样都精准击中团长味蕾,威力不亚于《舌尖上的中国》。

介绍美食的同时,这部纪录片也在推翻一些固有认知——我们熟知的一些新疆菜其实并不那么“新疆”。

被起底的大盘鸡,原来是为了迎合四川游客吃辣的习惯,用辣子炒鸡、并装在一个大盘子里偶然出现的;盛名在外的新疆炒米粉,原来是来疆务工的贵州人融合贵州米粉和新疆拌面制作出来的......它们都不是本土新疆菜。

“鱼羊之鲜”“有米之炊”“面面俱到”......长达三百分钟的影像记录,《新疆滋味》被划分为六个主题单元。从钟爱的牛羊肉,到具有特殊意义的馕,从融合延伸的美食,到土生土长的民族菜,这部纪录片不只拍摄美食,还有美食背后的情感寄托:

在“面面俱到”中,蒸饼是巴里坤在端午节才会制作的美食,撒颜料是蒸饼制作中最具创意的一道工序,赵瑞英夫妇坚持用自然食材代替市面随处可见的颜料,他们说:“自然食材才有家味儿”。

“第五代馕王”热西提执着于找到儿时的面粉,制作“儿时味道”的馕。看完这集,团长才知道,原来正宗的馕内有牛奶黄油、外撒洋葱和黑孜然。

在沙漠边缘的小城,当地人为即将离开的援疆医生制作地道的沙漠烤馕——库麦其、托克逊牧民艾斯卡尔为庆祝孩子考上大学制作的手抓肉......一道美食就是一个故事。

美食把新疆人有滋有味的生活呈现在我们眼前,温情满满。通过这部纪录片,孩子可以接触到和自己生活完全不同的饮食文化,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饮食差异!

“新疆不只有美景,还有最真实的生活”。

《大地生长·刘亮程漫游记》(以下简称《大地生长》)记录了第十一届茅盾文学获奖者刘亮程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菜籽沟村的生活日常,每集4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15分钟。相比于纪录片,它更像是刘亮程的日记本,记录他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的所见所感。

跟随着刘亮程的脚步,我们得以看见新疆初春雪融、夏季牧场郁郁葱葱、金秋麦黄的场景,见证四季交替下,新疆万物最真实的一面。节奏轻快,景色美好治愈,每一帧都给以人岁月静好的感觉。

刘亮程在菜籽沟村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生活了几十年,这里之于他,就像阿勒泰之于李娟。

这一次,他作为观察者、体验者,去与遇见的村民、牧民、老人、孩子以及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万物对话。从动植物的生长到人该如何老去。全片没有刻意的说教,刘亮程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藏在这片土地中的生活哲学。

看见村子里独自生长的树,他与菜籽沟村村民聊树根扎进土地的深度,笑着聊它把自己“活出树样”,不再靠天;遇到羊群拦道,他会有感而发“这条路最早可能是羊的”;聊起自家后院被遗弃的小猫和被鸡养大丢掉的大鹅,他说“长大其实都不容易”......

这些话语,说的是它们,仔细一想,好像也是我们。

除此之外,通过《大地生长》,我们能看见和城市不一样的民族生活。

把“夏牧场”视作节日,自由高歌的牧民赶着羊群向碧绿的草原走去;周末放假的少年正在骑马牧羊;还有那些把麦子视作希望的农民,一望无垠的麦田中,刘亮程用石磨把麦芽撵出来,再舂成粉......

在这部纪录片中,新疆的一切都变得清晰。比美景更引人注目的,是新疆人民最真实接地气的日常。

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会觉得无聊。那些极具民族特色的牧羊和转场生活,足以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另外,每一集的内容搭配着刘亮程的讲解,其中的深意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特别提醒:《航拍中国》和《新疆滋味》可以在B站搜索观看;《大地生长》优酷可看!

文丨小邱 排版丨阿乔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