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探寻千灯古镇:低调韵味与历史遗迹的完美融合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探寻千灯古镇:低调韵味与历史遗迹的完美融合的知识,包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千灯的桥虽然跟上次去的号称“江南第一桥乡”金泽古镇的桥没法比,但千灯古镇的桥也是很有特色的。古镇内,宋代的鼋渡泾桥、明代的方泾浜桥和清代的恒升桥三桥连袂而筑,合称“三桥邀月”,也是一绝美景致。
知道昆曲不?就是号称百戏之祖的昆曲,也就是郭德纲说的雅到极致,一句台词好几个典故的那个昆曲,就是发源自千灯古镇,厉害不厉害!
千灯古镇内的重要景点之一:延福禅院。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距今已经一千五百年,原名波若寺,一直到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才改为现在这个名字。可惜原寺在清末太平天国战火中被毁,现在看到的是九十年代末重建的。
寺内著名的秦峰塔,砖身木檐楼阁式,方形七层,与延福禅院同时修建,虽然也是历经战火,好在它主体结构保存至今,木结构及附件是六十年代修复的。据说塔上镶嵌44尊明代的砖刻佛像,可惜不让登临了,无法一睹真容。现在绝大多数古塔都不让登临了,如遇还能登临的,且登且珍惜吧。
千灯古镇内的重要景点之二:徐福纪念馆!徐福是谁,是个中国人应该都知道吧?为啥千灯这里会有徐福纪念馆呢?有两个传说:一是,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乘船东渡日本,途经千灯,在这里休整;二是,据说徐福之子徐延在这里定居繁衍;且不管真实性如何,千灯与徐福东渡日本是肯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跟徐福合个影,或者说,和小日子的老祖宗合个影,感觉徐福不是很高啊!哇哈哈哈!
年代久远,也不可能有啥秦代的古物能遗留至今,所以徐福纪念馆内,主要是陈列展示徐福的其人其事以及各种民间传说等,这不稀奇,稀奇的是秦望山居然只是院子里的一个小土墩!要不是有标牌,我怎么都想不到。这三千年的沧海桑田啊!
千灯古镇内的重要景点之三:余氏典当。明朝万历年间安徽人余爱山来到这里开店经商,生意越做越好,到了清朝的顺治年间,他儿子就势开了一个典当铺,因为是安徽人,所以,千灯这江南水乡就此多了一座徽派建筑;
知道为啥窗口要建那么高么?听过郭德纲相声的心里应该有答案了吧?那就是,怕挨打。因为当东西的人都希望多当一点钱,收当的人都把你的东西当不值钱的垃圾,给很少的钱,这期望与失望,遇到脾气不好的就很容易打起来,窗口弄得高点,打起来也不怕啦!那么问题来了,银行的窗口为什么要装那么厚的玻璃呢?
承福井,一体双眼,现在还在使用中,据说是徐福开凿的,传说而已,一说一乐即可。
千灯古镇内的重要景点之四:顾坚纪念馆。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他是元末明初戏曲家,千灯镇人,著有《陶真野集》10卷、《风月散人乐府》8卷,可惜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据说他就是昆曲前身“昆山腔”的创始人之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就是百戏之祖了;
纪念馆内有一个小小的戏台,据说会有表演,如果你去的话,关注一下,尽量别错过了,虽然听不懂,但感受一下昆曲的魅力也算没白来一次;
来来来,看几个昆曲经典片段的泥塑,这个是《雷峰塔.断桥》
这个是《惊鸿记.脱靴》;
这个是《西厢记.墙角联吟》。顺便说一下,这个泥人可不一般,这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哦!
千灯古镇上有七座建于明清时期的拱形环龙石桥横跨于镇中河道千灯浦之上,这就是其中之一“凝熏桥”,它建于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离明朝覆灭只剩最后七年,这一年也不太平,张献忠起义、洪承畴援四川,清朝已经陈兵关外虎视眈眈),桥的名字很美,透着一股江南小娇娘的秀气。
千灯古镇内的重要景点之五:顾炎武故居。他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正史上的我就不多说了,就说如果你看过金庸的《鹿鼎记》,那就肯定知道他,《鹿鼎记》开篇的“明史案”,讲的就是他。
顾炎武历经明末的社会动乱,清初的“剃发易服”,一生颠沛流离,他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激励着每一代仁志之士,其爱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溢于言表。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顾炎武卒于山西曲沃(临汾下辖县),其后人将他归葬于家乡千灯古镇家族墓地。今天的纪念馆就是基于此修建的。
故居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后因某些原因被毁,1984年修复,整个建筑朝东落西,为五进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大家看这横梁,尽显建筑美学!故居前就是千年石板街,后面就是顾炎武墓地和顾园。
穿过故居就是亭林祠和亭林墓,非常幽静,这里也是顾炎武家的祖茔,他的嗣父顾同吉、嗣母王贞孝均葬于此。
这里现在已经是“昆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
在顾园傅山书法下留个影吧。顾炎武与傅山都是明末清初具有民族气节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傅山是山西太原人,顾炎武曾三次奔赴太原访傅山。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从江南到太原,路途就要半个多月,可见两人是多么深的交情。
千灯古镇门票45元/人,不算贵,还是值得的。
离开前在古镇牌坊前留个影吧,江南的雨,又细又密,感觉好像没多大,但不一会身上就湿漉漉了;
攻略地理位置: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千灯古镇门票价格:¥45/人开放时间:8:00~14:30大约用时:半天~1天到达交通:公交昆山254路能到自驾停车:服务中心门口有停车场,但车位不够多,去晚了可能停车比较困难当地食宿:千灯有不少美食,比如白丝鱼、龙须面、方肉都值得品尝附近景点:锦溪古镇、同里古镇、安亭老街、朱家角古镇等;
用户评论
太喜欢这种探秘小众地方的文章了!我一直觉得历史沉淀在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镇里,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特别是顾炎武和徐福这样的名人故事,真是令人敬佩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千灯古镇的确没听过,感觉名字很有诗意。如果能多一些关于它建筑风格、民俗风貌的介绍,就更棒了。我最想了解的是这儿的昆曲文化传承有什么具体情况?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可惜这么有趣的古镇游客不多,不知道是不是景区宣传力度不够啊?我们都应该去体验一下传统的文化氛围,支持这些独特的历史遗产保护。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去年刚好去过千灯古镇,就是觉得特别没有“热闹”的气氛。不过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古老气息,那种安静的氛围倒是让人很放松,顾炎武故居我也去看了看,非常震撼!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得真好,读来很有情趣!的确,“低调”是这篇文章的最大体现,也令人对千灯古镇充满了探索欲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觉得“惋惜”这个词形容太过于悲观了。虽然游客不多,但这并不代表千灯古镇没有值得被关注的地方。反而,这种宁静的氛围或许正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很喜欢昆曲文化,希望能多了解一下关于它发源地的一些历史和表演情况。文章里提到的顾炎武和徐福的历史故事也让我很感兴趣,感觉千灯古镇很有值得探索的地方。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样的文笔太过于平淡了,缺乏吸引力和细节描写。如果能加入更多图片和更生动的故事叙述,就能够更好地勾起读者的兴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倒是觉得文章写得蛮不错了,用“低调”和“惋惜”两个词儿就把千灯古镇的现状概括得很准确!确实很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并去感受这个独特的文化之地。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文章没有介绍太多关于千灯古镇的具体景点,但我感觉它的魅力在于这种历史文化的沉淀。如果可以去一次,体验一下真实的氛围,那肯定是一次很棒的人生旅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游客少的并不是一定是缺点啊!其实,很多时候宁静的环境反倒更让人能静下心来感受历史和文化。文章提到顾炎武故居和徐福东渡的故事,让我对千灯古镇的历史背景更加好奇。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低调的古镇太迷人啦!喜欢文章里“有顾炎武故居、徐福东渡,还是昆曲发源地”这个句子,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历史文化的兴趣。真想亲自去感受一下它的宁静与古老!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中提到的千灯古镇的景点吸引了我!我特别喜欢探秘那些不太为人知的文化遗产,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去一趟这儿看看,体验一下古老的氛围和历史故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有些太主观了,感觉“惋惜”这个词用得不恰当。千灯古镇或许是其他城市游客流量少的原因,但它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我认为应该多关注这样一些文化沉淀的地方,而不是仅仅评判它的知名度。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昆曲文化一直很有兴趣,希望能了解更多关于这方面的信息。文章提到昆曲发源地就在千灯古镇,让我对这个地方更加好奇!也许可以写一篇专门介绍昆曲的博文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低调”和“惋惜”这两个词形容得很贴切,因为千灯古镇的确是那种被人遗忘的好地方。但是,正是这种独特的气质才显得如此珍贵,我希望更多人能够去关注它,并且珍惜它的历史文化遗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觉得文章有点过于悲观了。旅游景点的多与少并不代表一个地方的价值。千灯古镇有其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和魅力,相信只要用心体验,一定会有收获!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很吸引人,让我对千灯古镇充满了好奇心,感觉这种低调而宁静的地方应该拥有很多隐藏的故事。有机会一定要去这个地方看一看,感受一下历史的余韵。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得很有感触,它让我意识到有些美好的事物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珍惜。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像作者一样,对文化遗产抱持尊重和关爱的态度!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