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长巷 三五人群
游玩、吃茶、谈天说地
阿姨爷叔围成一圈 欢声笑语寥寥
这里的每一束阳光都耐人寻味
澄黄的鸡汤 洪亮的叫卖声
影子被拉长 太阳懒洋洋
八百年,铸成一座古镇
一个低调到令人心疼的古镇,许多人压根连名字都没听过。但是处处黛瓦白墙,吊角飞檐,精致典雅,呈现着千年以来典型的水乡人家的独特生活形态。
大概正是因为它的原汁原味,和那种庭院深深的古韵,所以这里成了众多影视剧的取景地,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色戒》和《摆渡人》。
“十三牌楼九环龙,小小新场赛苏州”。仅此一句,道尽了新场古镇的江南神韵。在这样的古镇,家长里短,听戏下棋……
朝晨时分,当地的农家会在老街上摆出自家种的蔬菜叫卖,一样样蔬菜新鲜又便宜~路过小摊,带点回家,这就是古镇的小生活。
在这里,没有游乐设施没有棋牌室,老人们随意的走街串巷,卖卖自家腌的咸菜,一起坐着聊聊家常,就是全部的岁月。
每一个小店,都有一个手艺人
几条小河川流而过,狭长的新场大街两边林立着各种吃食。虽说地方不大,吃吃逛逛却有一份难得的舒适和安逸。
01张记鸡汤豆腐花
老远处就能听见老板洪亮的声音,“本乡,本土,本地人…不好吃不要钱!”,这嗓门堪比当年上海滩卖珍珠奶茶的阿庆爷叔。
每一勺豆花入碗,不碎也不散,完好无损。每一种辅料都加上一点,却不会跟鸡汤豆花抢味,再倒上一点生抽和香油,加上鸡丝和桃胶,满满一碗鲜味呼之欲出。
刚端上桌的豆花千万不能粗暴的搅碎,容易丧失豆花香气。直接挖上一勺,连带着鸡汤、辅料和豆花一起入口。豆腐很细腻很嫩滑,带着淡淡的传统豆腐香气,没有丝毫豆腥气,一口吃下满嘴留香。
现点现煮,等待的时间是长了一点。但既能喝到纯正土鸡汤,又能吃上管饱的馄饨,只选用很短很鲜的小脚荠菜,翠绿蔬菜的清香和肉的嫩滑混合着鸡汤的鲜香,十分美味。
02陈妈妈的店
大肉粽和烧麦,绝对是一等一的招牌。来游玩的人都会买上一个边逛边吃,只要凑到摊边,就能闻到一股粽叶的清香味。
蛋黄大肉粽被包裹成细长条形,里面包上当天磕出来的新鲜鸭蛋黄和腌制过的大块五花肉,糯米里混上马兰头,那股清香劲儿是流水线上的粽子完全无法比的。
小小的烧麦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之处,真正包起来也有不少讲究。拿一个“荷叶”形状的烧麦皮,放上阿姨刚刚拌好的馅料,一转、一拧,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除了鲜肉,烧麦馅里还加入了笋丁,蒸熟了烧麦里还会有汤汁,不会太寡淡也不会太油腻。
03王记海棠糕
海棠糕始于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得名,也算是点心界的老人了,印象里只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吃过。这一面“王记海棠糕”红黄旗帜,就显得格外扎眼。
跟其他小吃年迈的制作人不同,海棠糕的制作人居然是个年轻小伙子。冲着这份对“传统海棠糕”学习和传承心态,都要买上一个尝尝。
刚出炉的海棠糕,表面一层咖啡色的焦糖,吃口格外香甜。最上面加上瓜子仁、芝麻等点缀,一朵朵海棠花儿才完全绽放开来。
刚出炉的海棠糕还十分烫手,金黄薄脆的拉丝糖衣散发一股诱人香气。壳脆馅软,焦糖香夹带着豆沙香和瓜子香,甜而不腻,一下子就像坐上了时光机,被拉回了童年。
04蒋三臭豆腐
走在新场大街上,可没人不知道这家蒋三臭豆腐!同样是个年迈的手艺人,臭豆腐的浸泡腌制都是自己动手。
冻手冻脚的天气,臭豆腐下锅冒出来的温暖烟火气,正是这座古镇散发出来的魅力。
旁边的桌子上会有甜面酱和辣椒酱,可以按照需求自己加上。方块形的臭豆腐,外壳酥脆,里面的豆腐软糯扎实!
跟平时看到的油墩子不太一样,蒋三家的油墩子和草头饼的模具都是经过定制,扁而塌的外形倒也是第一次见。
外形酷似元宝的油墩子,里面不仅加了萝卜丝居然还有野荠菜,虽然有点油腻,但还是能感受到一股清香味。
草头饼薄而脆,想必是制作工具的功劳。
05俚舍(灶头菜饭)
穿过三世二品坊,再一直往前走,要去的是一家拥有原始土灶的餐馆。
小时候老家都是土灶大铁锅焖饭,这样蒸出来的米饭喷香,锅巴嘎嘣脆,兄弟姐妹都会抢着吃锅巴。
但哥想吃的并不是这份菜饭,终究是那份深藏的回忆。
06黄阿姨汤圆
新场大街上卖各种汤圆的不少,但洪西街上这家黄阿姨汤圆可算是汤圆界的翘楚。
门口酒酿缸里的酒酿,一掀开就是一股扑鼻的酒香~酒酿饼更是只要5元一盒!
一个满是岁月的竹扁里摆上了八种不同的汤圆馅,和好的面团也被摆在一旁。无论要吃哪种馅,阿姨都会现包现煮。
因为吃吃吃了一路,实在吃不下了。于是五种甜馅、三种咸馅,各买了两个,打包买回家自己煮。
看一眼,就能望尽小时候
不大的地方随便走走,就能发现一些旧时候小玩意的存在。曾躲在被子里拿手电筒看小人书的场景历历在目,即使它们印刷粗糙,又满是错别字。
每个大孩子的记忆里都有这么一个吹泡泡的小玩意,那时候宝贝的很,每次只敢粘一点,想越吹越大又害怕把它吹破了……
一些过年时候才吃得着的散装小零食,这里全都能找到。
模糊记忆里,一到下雨天的日子,约着几个小朋友就在家门口堆泥人,非得把自己弄的灰头土脸玩尽兴了才肯回去,自然也免不了一顿打。
纯手工制作的小孩衣服、大人旗袍、老人布鞋,居然也能在这买到。坐在藤椅里的奶奶也不作声,只是笑眯眯的看着我们挑选。
不大的新场,却耐人寻味
斑驳岁月的门框,黑红色的地砖,见证了多少历史。懵懂时候不懂老人家每天都在忙什么,现在想来,是我们陪伴他们太少。
不大的古镇,仍然有未经修葺的老宅,破旧的窗户、满是尘土的桌椅、敞开的大门……白墙黑瓦的老式居民楼里,依旧有生活了一辈子的老者。
漫步在老街的青石板上,大概率碰上的是要去理发的大爷、约着小姐妹一起去裁缝店的奶奶,随处都能感受到沉淀着岁月的韵味。
不善言辞的编织师傅,对于我们的夸奖也只是腼腆一笑,不曾停下麻利的手。去过很多古镇,能在古镇见着竹编的生活用品倒也头一次。
如果你在上海,那么一定要来一次新场古镇,走一遍老街,尝一尝小吃,拎上一袋雪里蕻,聊一场风花雪月里的故事……
用户评论
我前两天刚去新场古镇旅游回来,真的觉得美食很多啊!吃过最美味的糖葫芦和豆腐脑,还有特色的小笼包,简直绝了!不信你就问问老当地人推荐。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真是太赞了!我一直听说新场古镇好吃的不多,没想到我去了之后才发现这么多的美食选择。下次一定要去尝尝那些被推荐的店家的菜品!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的,新场古镇美食挺棒的!不过建议大家多查一些攻略,不然会错过很多隐藏版的美食家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说得对,只是我觉得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有些人可能觉得普通的饭店也很好吃。关键是找到合适自己口味的那一盘菜就够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新场古镇的美食确实不多,大多数都是些游客向けの店铺,味道一般般,价格又有点高,建议选择一些本地人比较常去的店吃饭。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可不认同这篇文章的说法!去了半天没找到好吃的,还说那些便宜的小吃根本不卫生。我觉得古镇的美食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早餐和面食为主,口味没有太大的变化,有点乏味。而且很多店铺都位于古镇中心位置偏远的地方,路途遥远也不方便。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新场古镇也不例外!建议大家打开旅游APP查一下推荐的餐厅和菜品,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去过许多次新场古镇,每次都能找到很多美味的食物,糖油果子、麻绳饼干、各种小吃...... 只要你耐心一点,总会找到自己喜欢的美食!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的不错,新场古镇的特色美食确实值得一试!比如当地特色的红烧鱼,味道非常鲜美,而且有很多老字号店铺可以尝尝。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美食不一定要在有名的地方吃,很多小巷子里的店才是最地道也最美味的。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新场古镇确实不比大城市有那么多的选择,但是一些比较传统的糕点和面食很不错,价格也很实惠!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前几天去新场古镇吃了一家推荐的小店,味道真的超级棒!店家还很有特色,环境也蛮干净的,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哈哈,我就知道很多美食都在不明显的地方藏着!下次再去新场古镇,记得多问问当地人有没有什么隐藏美食。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每个人对美食的要求不一样,有些人注重口味,有些人注重环境。新场古镇虽然美食选择不多,但是环境比较清幽宁静,适合慢生活体验。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去过好多次新场古镇的旅游景点,但总觉得古镇美食宣传有些过度夸张,吃过最惊艳的是一家老字号的馄饨店,其他店铺普遍感觉一般般。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个标题太有争议了!如果说没有好吃的,那肯定就没有人愿去新场古镇啦!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只要用心寻找,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味道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同意这篇文章的观点,新场古镇虽然风景不错,但是缺少一些现代化的美食餐厅,希望以后可以多增加一些创新和特色美食吸引游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