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寻找敦煌莫高窟(西北游随笔),以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带着疑问,我来到这里寻找线索。整理后,这篇笔记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在敦煌数字展示中心看电影、实际探索莫高窟、介绍敦煌研究院展示中心。请您耐心阅读,您将对您的参观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敦煌莫高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说说景区在兼顾游客体验和文物保护方面采取的各种措施。
为适当减少现有开放洞窟数量,缩短游客在洞窟内停留时间,减轻游览活动对洞窟遗址造成的压力,缓解敦煌莫高窟旅游开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以高窟“永久保存、可持续利用”为目标,自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开馆以来,莫高窟的开放和旅游模式经历了一些变化。变化。首先,所有游客参观莫高窟都必须在网上预约。旺季期间每天共发放预约门票2.1万张,其中普通探访6000张,紧急探访1.5万张。二是将参观莫高窟实体洞窟的游客分为普通(8窟)、紧急(4窟)、特殊窟三类。导游按照既定路线进入溶洞;参观结束后,乘坐专车返回数字展示场。购物或休息的中心。
第三,普通游客在亲自参观莫高窟之前,首先必须在敦煌数字展览中心观看两部20分钟的主题电影,提前了解莫高窟的背景知识,身临其境地观看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领略莫高窟博大精深的佛教艺术;然后从数字展览中心乘坐班车前往莫高窟。
敦煌数字展览中心:虚拟现实观影
参观前一个月,我们开启了抢票模式,有幸在网上抢到了普通参观门票。一早,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赶往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一大群人开始冲进博物馆,排队买票,齐心协力。他们很忙。进入博物馆后,还有第二次改道。有专人维持秩序。他们分别观看巨幕电影《千年莫高》场和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场。组织严密,观影过程严禁摄像。
巨幕电影
巨幕电影
巨幕电影
《千年莫高》用电影艺术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史诗般、高度浓缩的敦煌莫高窟绵延1600多年的历史文化背景,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让我们置身于敦煌莫高窟之前。洞中,我对丝绸之路的形成、佛教东传以及敦煌莫高窟的修建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认识和了解了敦煌莫高窟巨大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圆顶电影
圆顶电影
《梦幻佛宫》是全球首部以石窟艺术为题材的超高清8K数字球幕电影。影片全面展示了莫高窟中最具艺术价值的七个经典洞窟。直径18米、500平方米的超大球形屏幕,鱼眼镜头捕捉到的180度超真实画面,全方位立体声音效,让人仿佛置身于色彩斑斓、梦幻般的洞穴之中。每一个细节都被揭晓!宏伟的佛教世界、令人叹为观止的场景给我带来了强烈的视听震撼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
圆顶电影
看完这两部电影,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莫高窟要建在这片浩瀚的沙漠上。原来,十六国时期,前秦名僧乐尊(汉族)云游鸣沙山东麓。忽见对面的三危山上有万千金光,如万千佛光闪耀。他心中顿悟,以为这是佛陀的教诲:“这里是圣地!”于是他派人在悬崖上开凿了第一个佛教洞窟,创造了敦煌灿烂的佛教文化,也成就了丝绸之路的繁荣。此后,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朝、西夏、元等朝代的修建,石窟数量不断增加。到七世纪唐代,莫高窟已有佛窟千余个。因此,莫高窟又称“千佛洞”。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塑2415尊。它是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洞檐建筑艺术装置
莫高窟:传统参观方式
看完电影,景区游览车带我们去了莫高窟。大约二十分钟后,镶嵌在整齐悬崖上的两三排小阳台映入眼帘。整体高度不高,除了有人来访时打开的小门外,大部分都锁着。
由于莫高窟大多规模较小,只能容纳有限的人数,而人们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光线等因素会对壁画颜料造成氧化、褪色、发黑等损害。为了更好地保护壁画,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景区制定了相应的参观要求,如非必要不得打开内部照明设施、石窟内拍照、限制参观人数等。同一时间。
莫高窟第45窟(盛唐)
我们一行20多人的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开始了10个溶洞(还有两个)的探索之旅。除了入口处微弱的自然光外,只有导游手持的冷光源。竖起你的耳朵。跟随语言来品味这人类艺术的瑰宝。整个参观过程很安静,没有大声喧哗。大家都认真听着,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时不时还互动提问,只为接受更多的文化艺术熏陶。讲师专业素养高,声音优美,解说滔滔不绝。每个知识点都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洞壁布满精美的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描绘了各种佛教故事和人物。除了壁画外,洞内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彩色雕塑。这些色彩缤纷的雕塑造型各异,表情栩栩如生。有的庄重,有的善良温柔,有的威武勇敢。它们让人感受到古代艺术家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莫高窟第16窟(晚唐)
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石窟圆顶艺术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集哲学、佛教、建筑、雕塑、绘画等学科于一体。面对这座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由于学术专业不同,很难做出客观评价。总的来说,这是一次不虚此行,值得学习和敬佩的旅程。
正前方是第16窟(五行通洞),从右边的门进入就是第17窟(经洞)。
当然,这次参观最让我感动的是莫高窟第17窟,俗称藏经洞。位于第16窟甬道北壁,初建时为敦煌高僧童弘辩的影堂(纪念堂)。这个洞窟不仅涉及个人荣辱,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体现了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
王元禄照片
莫高窟第16窟外景
相传光绪二十六年5月26日(1900年6月22日),道士王元禄发现第16窟密室,聘请敦煌贫民杨过清理第16窟。在墙后面。馆内藏有各种佛经等文物,总数约5万件。敦煌汉文文献中佛教书籍约占90%。王元禄多次向清政府报告这一情况,但腐败的清政府却未能给予应有的保护。结果,经洞内的大量敦煌遗书和文物后来被斯坦因、伯希和等外国考古学家盗走。还有人利用探险队以考古和传教的名义将它们捆绑起来,分散到世界各地。其余部分由清政府运至北京,存于首都图书馆。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展示中心:常设展览
莫高窟“三层楼”及周边石窟寺模型(1:24)
敦煌研究院展示中心的全称是“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展示中心”。始建于1994年,是我国唯一的石窟式文物保存展示机构,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收藏可移动文物最齐全、收藏功能最齐全、展览陈列规模最大的敦煌石窟机构。形成了“一中心、四展厅”的敦煌石窟遗址展示格局,担负着藏品研究、展览展示、公众教育、导览服务等功能。
西方净土化第217窟(盛唐)
特别展览海报
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敦煌研究院——文物征集活动”在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展示中心二楼举行。展览从敦煌研究院目前收藏的549件珍贵文物中精选了120件(套)精品,包括不同时代的文献、陶瓷、铜铁器、木器、各种丝织品、钱币、法器等,分为梵文和梵文。展出四个单元:书之奇观、人间万物之美、多元共生、雪天世界。这些文物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丰富了敦煌历史的内涵,为敦煌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补充。
泥塑工艺展示
硬币
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历程——讲述敦煌石窟艺术背后的故事》特展在莫高窟精神陈列馆开幕。展览展出敦煌研究院收藏的老照片和档案资料120余幅(件)。分为四个部分:敦煌历经风雨、坚忍不拔、心心相通、生生不息。深入展示了敦煌研究院的一代。莫高窟人民在莫高窟艰苦创业。从艰难起步到曲折探索,再到蓬勃发展,他们开创了敦煌文物保护和研究的非凡历程。
由于前期准备不足,展览中心的参观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离开莫高窟的时候,我感慨万千,又有些震撼。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我们应该珍惜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和管理,让它永远闪耀光芒。
莫高窟第148窟《药经》建筑模型
榆林窟第20窟山修窟(中唐)
用户评论
看了这篇博客,我立马就想去西北旅游了!敦煌莫高窟真是太神奇了,传说中的千佛壁和飞天等等,一定要亲眼去看看!不知道游玩多久合适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这些古老的文化遗址总是怀有敬畏之心。文章写得很有感触,让我更加想去探索那神秘莫高的西北风情。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不错啊,图片也很美,我曾经去过敦煌,那里的古丝绸之路真是让人惊叹!莫高窟的历史也很久远,希望更多人了解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解读,真的很考验人的功底知识水平吧。文章中提到的很多细节,我都没有关注过,看来下次应该多加留意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高窟的艺术风格确实独特,那些精美的壁画和塑像,让人仿佛穿越到那个时代,感受历史的气息!很喜欢作者对佛教文化的解读,很有深度!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始终觉得旅行不仅仅是看风景,更是品味历史文化。文章里描述的探寻之旅真是充满启迪!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确实需要更加重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作者写文章的视角有点单薄,仅仅偏重于宗教文化的解读,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历史和文化元素,这让我比较遗憾。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北旅行是人生必体验的事情之一!敦煌莫高窟绝对不可错过的一处景点。这篇博客真把我勾起旅途的好奇心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高窟的壁画色彩鲜艳且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历史长河中。作者的文字描绘得很有视觉冲击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过这篇文章没有提及具体的信息比如交通、住宿等实用建议,对于想去的旅行者来说有点不够完善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敦煌莫高窟确实是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瑰宝。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保护它,让这种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代代相传,薪火不息!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语言文字很优美,很好的展现了莫高窟壁画的精致和佛教文化的沉淀。但我个人觉得有些地方过于理论性强,缺乏更具体的描写会更好。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西北旅行的描述真的充满了神秘感!我从小就对古丝绸之路和敦煌莫高窟充满好奇,看了这篇博文更加想亲自去感受那里的文化氛围啦!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认为历史文化是每个国家乃至每个地域的灵魂所在。文章很好的体现了这一观点,让我更想去探寻那些隐藏的故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文章描述很不错,但我个人比较偏好一些细节性的描写比如壁画图案上的每一个人物或小饰品的含义,这样会更能让我们了解到莫高窟的文化内涵。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作者对西北旅行的独特视角,将历史和文化的沉淀与游走在沙漠间的冒险体验相结合,读起来非常有深度!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去过敦煌莫高窟好多次了,每次都感受不一样。文章中提到的那些故事我都记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候,再次经历了一次回味无穷的文化之旅。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旅行不仅仅是去看风景,更是去体会不同的文化和历史,作者的观点让我很有共鸣!期待了解更多关于敦煌莫高窟的故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