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这些俗语你都知道吗?
浇花浇根,交人交心。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早起动动腰,一天少疲老。
天才和懒惰结伴,等于一事无成。
刀伤易治,口伤难医。
在朝都是官,在席都是客。
论旁人斤斤计较,说自己花好稻好。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当着真人,别说假话。
有钱难买老来瘦。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脚踏十字稳,不怕棒槌滚。
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限滩
贪小失大,惜指失掌。
十里认人,百里认衣。
是草有根,是话有因。
一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乱晃。
宁可一日没钱使,不可一日坏行止。
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狗咬人,有药治;人咬人,没药医。
君子报仇三年,小人报仇眼前。
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无梭难织布,无针难绣花。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要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门前有个讨饭棍,骨肉至亲不上门。
小人自大,小溪声大。
知过不难改过难,言善不难行善难。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
理不短,嘴不软。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行船趁顺风,打铁趁火红。
小人记仇,君子感恩
还有谚语,这些你都熟悉吗?
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勤人睡成懒人,懒人睡成病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痒要自我抓,好要别人夸。
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满招损,谦受益。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学文化,从字母开始;讲礼貌,从小事做起。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喊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办酒容易请客难。
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树挪死,人挪活。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人心齐,泰山移。
还有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短小、风趣、形象。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
歇后语分成两种类型:
一是逻辑推理式,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
如,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二是谐音歇后语,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如,
豆芽炒虾米(小虾)—— 两不值(直)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叹(炭)
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用户评论
第一次出国旅游,完全被中国的历史文化惊艳到了,真的太有深度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旅行中了解了更多的中国俗语,感觉每一句都蕴含着老祖宗的智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次旅行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想深入了解更多的中华谚语。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走在古街小巷,听到那些古老的谚语,真的很感动。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习俗太有意思了,每次出行都收获满满。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旅行中遇到很多外国人,给他们解释我们的俗语,感觉自己很自豪。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