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舞
【秧歌舞】分为大秧歌、小秧歌两种。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一种民间舞蹈。大秧歌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两种风格:延安(含甘泉县)以北各县为一派,以"陕北大秧歌"为代表;延安以南各县为一派,以"老秧歌"为代表。小秧歌又叫小场子秧歌,通常是在扭完大秧歌之后,才入场进行表演。表演形式亦可分为"踢场子"和"秧歌剧"两类,包括"二人场子"、"多人场子"、"霸王鞭"、"跑红灯"、"跑旱船"、"担花篮"、"跳荷灯"、"推小车"、"花鼓"、"莲花落"、"二鬼打架"、"醉翁背醉婆"、"唱秧歌"等等。
踢场子
【踢场子】小秧歌的一种。表演者人数不等,但须是双数,扮演者男持彩扇,女舞彩帕,在器乐鼓点声中成双成对起舞。你追我赶,男扑女闪,动作刚健洒脱,柔软细腻,既有哑剧之情节,又融舞蹈、戏曲、武术为一体,表现男女青年调情逗趣、追求爱情的情怀。表演形式有"文场子"、"武场子"和滑稽诙谐的"丑场子",演员按照独特的表演程式,从四个不同方位各表演一次,这叫做"四门"。表演者多为青年人,也有老者出场献艺,表现出老当益壮的精神风貌。
跑红灯
【跑红灯】小秧歌的一种。主要在灯节之夜表演。演员人数不限,广场、舞台皆可。表演者脚下套一木(竹)制圆盘,舞者裙子与圆盘连接,圆盘上装有各色花灯,灯盏为四至八盏,舞者手擎两盏,也有擎一盏拿一把扇子的。表演形式有"走灯"和"跑灯"两种,队形造型有"双龙摆尾"、"卷白菜心"、"五角星"、"宝塔山"等。伴奏乐器有唢呐、锣鼓。演唱时分领唱和合唱,曲调多为陕北民歌调,唱词根据不同情况,即兴编唱。
霸王鞭
【霸王鞭】小秧歌的一种。主要流传于延安市富县张村驿乡和洛川县部分乡镇。是一种以有节奏地踢打花鞭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表演者手执长约1.3米、直径约7厘米、涂有各种颜色花节的鞭棍,花鞭上凿有很多空槽,装上数枚铜钱,因形似西楚霸王项羽的钢鞭得名,或称"金钱棍"。表演时,手脚击鞭,鞭打浑身,全身上下"喳喳"作响,所以有些地方叫它"浑身响"。后经不断改进,新编霸王鞭表演分为高手鞭、低手鞭和混合鞭三种类型。前二者是以击胸部上下为区别的。高手鞭包括有纵马立鞭、弓步担鞭、二起踢鞭、头顶转花、横抛鞭、竖抛鞭、双响鞭、三百六十转身鞭、望月背鞭、对打鞭等10余种动作。低手鞭包括单踢鞭、双踢鞭、跑马步担鞭、晃身鞭、腰鞭、转踢鞭、连四脚鞭等7个动作。混合鞭由高、低鞭组合而成。动作有单踢腿横抛鞭、紧回颈转身鞭、弓步穿插紧打鞭、头顶转花双响鞭等。混合鞭花样增多,弥补原霸王鞭舞蹈动作单调、缺乏奔放灵活之不足。新编霸王鞭又因不同演出场地而有不同的表演形式,诸如行进鞭、场子鞭、舞台鞭等。
老秧歌
【老秧歌】民间秧歌舞蹈。流行于延安南部的洛川县、富县、黄陵县及宜川县。是根据戏曲里的"宫廷歌舞"和流传在民间的秧歌,经过不断提炼、加工逐渐形成的。老秧歌表演时分男女角。男角称"耍杂",头戴船形草帽,腰围白裙,手执"莲花灯",引逗包头。女角称"包头",身穿大襟彩服,腰系开缝彩裙,头戴彩色纸花,黑手帕作发辫。表演时,以群舞为主,人数不限,男女成双数。舞时亦必有丑角手执绳甩在前领头,"耍杂"、"包头"排成两行跟随其后出场。"耍杂"手执莲花灯,"包头"两手提裙角,以腰带肩左右转动相互对唱扭动,变化出各种队形,如"白马分鬃"、"二龙戏珠"、"摆八卦"、"蝎子倒尖尾"等。表演动作有"双蝴蝶"、"凤凰单展翅"、"碎步"、"沙沙步"等,扭动要求"稳",上身要求"活",无论什么动作,均要求"柔"而"软"。高潮中,"耍杂"依自己功底深浅,在领"包头"时,表演出诸多高难动作,如"飞脚"、"二起脚"等。老秧歌表演,以洛川县最为出众,该县因表演风格迥异而分为"京兆秧歌"和"城关秧歌"两派,前者流传洛川县城南京兆乡一带,后者流传县城周围,又称"鬼拉腿秧歌"。
陕北大秧歌
秧歌剧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延安五鼓"之一。1981年从延安梁村乡王庄村古墓发掘出两块腰鼓画像砖,人物造型、装束同现今腰鼓舞姿吻合。经专家鉴定,为宋代墓葬,因而断定腰鼓舞在延安至少有千年以上历史。安塞县素有"腰鼓之乡"的美称。安塞腰鼓分为两大流派,即西河口派与真武洞派(又称西川派和北川派)。西河口腰鼓叫文腰鼓,真武洞腰鼓叫武腰鼓。文腰鼓潇洒、秀气、轻松、优美;武腰鼓则勇猛、粗犷、豪放、激烈。表演时,男演员戎装打扮,头扎武士巾,身穿坎肩,腰围战裙,胸佩护心镜,腿扎裹缠,脚蹬火蛋鞋。据传,秦汉时期,驻守安塞士卒,每人除备刀枪外,还有一个腰鼓,它起着报警、传递军情、助战等作用,战斗胜利,士兵兴奋,击鼓以示庆祝。后因战争停息,腰鼓便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着某些古代将士的勃勃英姿。安塞腰鼓分男女两种角色。男性称"踢鼓子",女性称"拉花",起伴舞作用。表演分路鼓和场地鼓两种。路鼓是在行进时边走边打的一种表演形式,由两名伞头领队,后随挎鼓子和拉花组成的舞队。紧随伞头的一位挎鼓子称"头路鼓子",他是全队技艺精湛的击鼓能手,全队的动作变换和节奏急缓,皆由他来指挥。场地鼓是指队列到达表演地点后的表演形式,场地鼓表演中,挎鼓子尽情表演各自的技艺绝招,头路鼓子更要单独锦上添花表演一番。安塞腰鼓的伴奏乐器主要有大鼓、镲、锣和唢呐等。群众称赞安塞腰鼓"式子慷慨码子硬,鼓手有股能劲,挥手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转身有股猛劲,跳跃有股虎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安塞腰鼓的表演艺术搬上银幕、荧屏后,一些全国性的节庆活动竞相邀请表演。1986年12月在全国民间舞蹈比赛中一举夺得金奖。
洛川蹩鼓
【洛川蹩鼓】"延安五鼓"之一。表演者全系男性,服饰相同,均为古代武士装扮。武士包头,面插英雄花,背插靠旗,胸系大鼓,腰扎战袍,腿扎裹腿,在舞、蹦、跳中表演出各种造型,动作粗犷、剽悍、豪放。秦汉时期,蹩鼓就已形成。洛川蹩鼓有三种风格迥异的流派,以黄章乡现头村为代表的"现头派",表演时双脚同时跳起、下落,上身后仰,动作粗犷有力。以旧县镇洛生村为代表的"洛生派",表演突出单跳,稳健而豪放,鼓点较缓。而永乡的"阿寺村"派,则突出"拧摆",动作潇洒、隽永,被称为"文鼓"。蹩鼓的基本动作有单跳、双跳、搓、拧摆等。造型有"白马分鬃"、"对阵交错"、"四进四出"、"蝎子拧尾"等等。道具以鼓为主,配以钹锣。表演是,鼓声隆隆,钹锣齐鸣,鼓手们东蹦西跳,左冲右扑,充分表现出古代将士们拼杀搏斗的场景。
宜川胸鼓
【宜川胸鼓】"延安五鼓"之一。胸鼓也称花鼓,据传是从山西省河津县传入宜川县的,经过不断的锤炼、创新、改进,成为延安民间艺术奇葩。胸鼓多在新春佳节或农闲时表演。形式分为"过路鼓"和"场地鼓"。演员人数不限,有单人独打、双人对打和集体群打,以群打为主。表演者扮相很有特色,身穿黑红两色短衣,头扎英雄巾,戴五彩蝶,胸打英雄结,身背英雄花,胸前挎个小腰鼓,左手握鼓,右手持牛皮软槌。表演到高潮时,技高者一人挎数鼓,站在别人肩上或抬着的扁担上,以超人的技艺,轮番击鼓作舞。宜川胸鼓表演的主要特点是:鼓点花而不乱,动作小巧而衔接、变换流畅,节奏起伏、对比强烈,鼓声清脆、欢快活泼,舞姿轻盈风趣幽默,双手击鼓稳准狠,颤步摆头眼传神。表演中吸取了戏曲的一些动作,如"二起脚"、"软腰"、"前弓后箭"等。伴奏乐器以打击乐苏锣、苏镲为主,手锣小镲为辅,同时配有小唢呐演奏,烘托气氛。
志丹扇鼓
【志丹扇鼓】"延安五鼓"之一。是流传于延安市志丹县境内的一种民间鼓舞。鼓面为扇形,呈椭圆形,用古草板羊皮鞔在一带柄铁圈上制作而成,故又称"羊皮扇鼓"。鼓下的手柄上,有三个倒钩铁圈,呈三角形,每个圈上又套三个公母小环,暗含三三九连环之意。传说早在北宋时,一放牧者,甚是寂寞,无聊中将羊皮箍在一簸箕形的框上,敲击取乐,这便是最早的扇鼓的雏形。一次野狼窜入羊群中,牧民无措中乱击其鼓,野狼惊恐逃遁。此后,众牧民皆效仿制作,放牧中一面御敌,一面解闷游艺,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扇鼓舞。当地老百姓视扇鼓为通神之物,用它来驱逐邪恶与魔鬼,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岁岁平安,扇鼓舞便逐渐成为祭祀舞蹈。扇鼓的表演,多系独舞,偶尔也有群舞。表演时左手执鼓,右手执一藤条,边舞边击鼓面,其鼓上下晃动,鼓声与铁环撞击声浑然一体,清脆嘹亮,舞蹈动作粗犷剽悍,或奔或跳,若癫若狂,口中念念有词,或说或唱,若吼若啸,愈跳愈狂,愈打愈烈,可谓人助鼓力,鼓显人威,直至驱逐了邪祟,便双手擎鼓对天,以示胜利。扇鼓表演形式有鞔头鼓、踢脚鼓、对峙鼓、散跑鼓等套路。
黄龙猎鼓
【黄龙猎鼓】"延安五鼓"之一。是围猎野兽时击打的一种鼓。源于延安市黄龙县白马滩乡一带。相传从黄帝时代便已产生这种民间舞蹈。表演时,演员分别扮为猎手和野兽。猎手长发披肩,头戴冠冕,手执花杆猎具,脚穿草鞋,赤膊露胸,腰围金钱豹图案的胡叶状围裙,斜挎虎皮图案佩带。鼓手们则戴虎、豹、熊、狮面具,身着兽皮,腰挎圆鼓扮作野兽。表演程式分为出巡、兽现、围猎、庆典四个部分,原始野味颇浓。
陕北道情
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陕北说书受古诸宫调与陕北民歌的影响逐渐发展而成,具有很浓的地方特色。在旧社会,艺人全为盲人。在当时尚无盲文的情况下,陕北说书的书目创作极为艰难。一般是由识字人诵读选定的章回小说或其他文学作品,艺人边听边记边创编。初期编出的粗糙唱词、韵白"书本"叫"散词"。经过不断演唱、完善而固定下来的书本叫"整词"。70年代以后,许多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也参加到说书的行列之中。因而在创作改编、演唱上,还融入了动作表演,使陕北说书的艺术水平有极大的提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完整的一种艺术形式,更为广大群众接受和喜爱。在演奏乐器上,以三弦伴奏的是"三弦说书",以琵琶伴奏的是"琵琶说书",前者流行于延安、安塞、甘泉等县,后者为延川、延长、宜川、子长诸县艺人所用。另外在演员小腿绑上"甩板"(响板),右手腕绑上"麻喳喳"打击乐器,作为辅助,击出相应的节奏。传统表演程式是:起板(器乐曲)-开场白-问奏-书帽-间奏-正书-结尾。经过不断革新完善,表演形式在单人坐唱的固有形式基础上,增添了对唱、多人表演等形式。演出场地也从窑洞、麦场、闹市上了大雅之堂。近年又增添小器乐队伴奏,气氛更加热烈。唱腔常用九腔十八调。陕北说书传统书目丰富,约有200部之多。题材大致分为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演义、武林豪杰、绿林好汉、忠臣孝子、男情女爱、除奸反霸、公案传奇、农民起义十大类,以历史演义、民间传说书本最多。书本篇目分长、中、短三种,一部长篇能说唱几天几夜。传统书目特点是故事性强,结构完整,情节曲折,最终以大团圆结尾。近年反映延安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成就,以及艰苦朴素、厉行节约和反贪倡廉的一批书目,受到群众欢迎。1997年,《半碗饣合饣各》在全国第七届"群星奖"戏剧曲艺大赛中,荣获金奖。
说新书
【说新书】旧社会,陕北说书基本上是宣扬才子佳人、封建迷信和淫秽庸俗的内容。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在边区作家林山、王宗元、高敏夫的帮助下,民间盲艺人韩起祥创作出诸多反映边区新人新事、穷人翻身解放打倒反动派为内容的新书目,如《张玉兰参加选举会》、《翻身记》、《宜川大胜利》等,唱腔一改过去那种固有程式,在原基本套路的基础上,故事内容、主题思想和情节变化都有新突破。群众将其称为"说新书"。韩起祥1946年到杨家岭为毛泽东说新书,受到称赞。他一生创作、改编书本400余部。
陕北民歌
剪纸
【剪纸】延安民间工艺。也叫窗花。每逢春节或迎新嫁娶,家家户户要用剪纸装饰居室,窗户正中贴圆形大转花,四角是角花,窑顶贴三四尺的窑顶花,门上贴门神、富贵剪纸,把房屋、窑洞装饰成花红叶绿、鸟飞鱼翔、人欢马叫的剪纸艺术世界。剪纸多为妇女所为,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不勾底稿,随心所欲剪出各种人物、鸟兽、花卉。
剁荞面
【剁荞面】延安风味小吃。将上等荞面用水和起放置片刻,擀杖推开成片,直径约一尺左右,再用有两个把柄的长刀将面片剁开,煮熟即食。面条可细可宽,白如银,配上酸辣汤调料,吃起来别有滋味。以吴旗剁荞面最为出名,堪称一绝。
煎饼
【煎饼】延安风味小吃。将荞麦加工成糁子,加水搅拌成糊状,再用箩子过滤下的汁在铁鏊上摊煎而成。饼薄如纸,卷进肉、菜、豆腐干等,浇上辣油蒜汁。以子长县煎饼最为正宗。
碗饣乇
【碗饣乇】延安风味小吃。做法是把荞面粉浆盛在碗里,放上调料,入锅蒸片刻,揭开搅动,盖上继续蒸,反复多次直至蒸熟为止。凉透后倒出切成片(块)状,拌以大蒜、辣椒、芥茉、油、盐、酱、醋等调料,即可食用。有的搅拌上麻辣猪肝,更有一番滋味。
窑洞
【窑洞】陕北民居。分土窑洞、砖窑洞、石窑洞三种。土窑洞多系依山就势,利用地形,选择土质较好之处,削平崖面,开挖而成。由于黄土层厚,土壤结构紧密,所以窑洞直立性能好,经久耐用。旧社会匪患频繁,很多人家在窑内侧另挖一小窑,谓之"拐窑",上部挖的则谓之"天窑",用来藏财物,躲匪患。有的地方,人们选择在地形险要,数十丈高的沟崖上挖窑洞,称"崖窑"或"窑子",遇有兵匪来犯,全村男女老少、牲畜、财物、粮食一并躲藏入内,拆断来路,由青壮年好汉持刀棒把守入口。窑内备有饮水、熟食,住上十天半月也不碍事。砖窑多见于延安南部,洛川、富县、黄陵最多,70年代以前,砖窑唯主体部分用砖砌,四周及顶则用土夯垫,现在的砖窑基本上是清一色用砖砌。石窑的修建比较复杂,工序多,费用大,过去多是有钱人居住。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手头宽裕,修土窑的愈来愈少,修石窑、砖窑的则逐渐增多。现在修的窗户变成了大圆窗,工艺相当考究。窑洞冬暖夏凉,特别适合陕北的地理与气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