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三,“强盗攀”祁县民间独特习俗
二月初三,似乎没有一个节日在这一天,而祁县人都这一天却很重视,有着吃饺子的习俗。这个习俗是自古流传下来,饺子在当今是普通不过的食物了,可是在旧时却只有过年过节、生日满月等重大节日才有的食物。
按照习俗,这是年后第一顿的饺子。一般节日都有祭祀神灵、先祖等原始的文化与风俗,可是这一天却有一点特别,有着 二月三,强盗攀”的传统民俗谚语,这里的“攀”是牵扯的意思。通俗说是“二月三,包饺子,捏家盗嘴”之类俗语。过了有点荤味的正月,进入二月,民间流传着“二月一吃煎饼、二月二摊和(huo,玉米粗面做的煎饼)儿、二月三包饺子”的民俗谚语。
乡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期望新的一年不受强盗牵累。在祁县民间流传着“二月二,狼虎吃了大伯儿,二月三,强盗攀(牵累),二月四,强盗过来漆个字,二月五,出门碰上爬地虎,二月六,外面死了家里哭,七翁八婆九女婿”等俗语。
此外祁县旧时这一天还有“二月三,祁县东门外把会赶”,这就是这一天旧时祁县城东门,即城东关文昌庙庙会,是当时瓜菜种籽的大交流会。后来东关改建成农贸集批发市场,庙会随之也取消了。
本村赶庙会的忙比过年还甚
白丽萍
农历七月初四,是我们村一年一度的庙会。这个庙会从我小时候就有,不知道是谁设立的,也不知道是从哪年开始的。总之,几十年或者上百年来,它已成为我们村一个极为隆重的节日。
每逢赶庙会,家家户户都会忙碌一段时日。拆洗被褥,打扫庭院,买肉蒸馍,杀鸡宰鱼,准备各种上好的瓜果蔬菜,这般认真与过年无异,甚至比过年还甚。因为过年或是家人团聚,或是走亲访友,即使招待客人也多为同辈和晚辈。而赶庙会则是要拿出主人的慷慨来招待家中所有的亲友。赶庙会不像过年有这样或那样的禁忌,长辈、晚辈、甚至常年不走动的亲友都来走动走动。人们在庙会上相遇,凡是沾亲带故的都会拉进家喝茶吃饭,就连亲友相随的朋友也一同招待,不认识也无妨,大家在一起吃饭喝茶,就图得一份热闹。
赶庙会前,左邻右舍也显得格外和睦团结,即使平日里有些小矛盾的人家,在要赶庙会的日子里也会变得客气一些。大家不约而同地把街道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也不再计较谁家扫得多谁家扫得少。清水洒路,把下雨积的水潭填得平平整整,把车走过的车辙铲平。村子里的每一条街道都洁净光鲜,每家每户的门前和院落里都焕然一新。
每年的庙会,除了有一天热闹的集市,还有更热闹的活动——唱戏。少则七场,多则十场。初三晚上的头场戏,如同一桌大餐的凉菜,是吊人胃口的,出来表演的大多是一些二号演员。头号演员都是在赶会那天才上场,赶会这天中午和晚上的两场戏,一般由村里懂点戏曲又有名望的人来点,这些戏即是村民们喜欢的,又是剧团倾力打造的精品曲目,因此担任主角的大多是剧团里的台柱子。演员们唱得卖力,观众也毫不吝啬自己的喝彩,时不时地叫两声好。叫好声越多越高,演员就唱得越动情越入戏。农村人不兴鼓掌,觉得鼓掌太过矜持,在他们的眼里,扯开嗓子叫好才是最热情和最痛快的。连连不断的叫好声,附和在演员咿咿呀呀的唱腔中,才是唱戏看戏的过瘾之处,也是高潮之时。所以初四那天的戏宛如大餐中的主菜,硬道、实惠、味美。初五一天的戏,是初四的延续,上过台的演员在观众心中已经有数,观众边看戏边对某个演员评头论足,并对自己喜欢的演员有所期待。即使自己喜欢的演员换了角色, 观众也能认得出来, 并再次为他们的唱功叫好。初六那天,中午是古装戏,晚上则是年轻人爱好的歌舞晚会,这是近十几年才兴盛起来的。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喜欢古老的戏曲,而更喜欢流行的摇滚歌舞。因此,最后一晚的歌舞就成了这三天半中的又一高潮,当然,这一高潮也让一年一度的庙会戛然而止。
戏台搭在村部的对面,这是村子的中心位置。这时村部的各个办公室就成了演员临时休息或候场的地方。台子搭得很简易,用土著起两米的高台,用盖楼做脚手架的钢管把高台围搭起来,外面罩上厚厚的帆布,就是戏台了。因为年年要搭一次,所以那个土台就永久地留在了那里。其实,村里原来是有戏台的。我小时候听父母说,村里的那座古戏台相当气派,十里八乡都找不出我村这样一座戏台。一个村有戏台是极为自豪的一件事,那是物质富裕精神文化充实的象征。可是,我们村的这座古戏台,在“四清”运动时,被一个挨整的人一把火烧掉了。纵火人的下场如何,后代不得而知,而那座令村民扬眉吐气的古戏台化作了历史的灰尘,只留在一部分老人的记忆中。
就像这座湮没于历史中的古戏台,庙会的文化元素也渐渐退化。儿时,庙会虽然也是一个集市,但内容是繁盛而厚重的。马市、牛市、猪羊市、农具市、家用品市等,分片设立,各据一方。人欢马叫,弥漫着农家特有的朴实憨厚的气息。最先出来赶会的是孩子们,问大人要上五毛钱,就可以在庙会上买几样自己稀罕的东西。这时,即使是不富裕的家庭也会给孩子破个例,开开恩,给孩子一毛两毛,让孩子们过过瘾。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五分钱买个气球,一只小气球固定在一寸长的小竹棍上,竹棍上拴着一根皮筋,对着竹棍轻轻一吹气球就鼓起来了,把竹棍从嘴里拿出来,随着气球的泄气,气体冲击着竹棍发出笛子一般清脆的声音。于是,庙会就在孩子们的笛音中热闹了起来。这一天,大人们会一次一次地在庙会上转悠,先去牛马猪羊市上看家畜,看中了,先下手为强,抱几只小鸡或拎一只猪仔回家。最后才去农具、家用品、服装市上溜达,即使有看上的东西,也不急于购买,而是等集市将散时才出手,把价格压到最低,用最便宜的价钱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初三晚上我回了家。进入暑假,我反倒比平时还要忙碌,我在一所民办学校里进行小学作文教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六个班的课程,每个班隔一天上一次课,天天有课。我的忙碌母亲是知道的,所以,母亲可能没有指望我回去。
走进村子,已是夜里的九点多钟。新盖的小区里正在放电影,稀稀落落地坐着几个人,他们的注意力似乎不在荧幕上,只是在聊天。高音喇叭里传来铿锵的锣鼓声,不知唱的是哪一出戏,只听出是晋剧。母亲没去看戏,正在厨房里炒肉,弟媳上夜班。我问母亲还有什么要做的,母亲说弟媳早已准备好了,都是从汇龙批发市场买回来的熟食,放在冰箱里,明天拿出来稍作加工就可以了。
第二天早上,我帮母亲把三张大圆桌摆好,拿出板凳,仔细擦了一遍。刚刚八点,家里就陆陆续续来人了,是我小侄儿的十几个同学。半上午,弟媳妇娘家的母亲、姐姐、妹妹、弟弟、侄女、外甥等来了,我母亲把亲家热情地迎接进家,炎炎夏日,我给他们沏茶,倒水,切西瓜。我和母亲开始包饺子,弟媳下班回来顾不上休息就着手调凉菜。时近中午,小弟弟带着一帮生意上的朋友回来了。我大姨和二姨没有来,母亲说她们三姐妹商量好七月十五中元节回娘家给我姥爷上坟,今年清明节给姥爷新迁了坟地,家乡的风俗,新迁的坟地在三年内要逢节祭奠。不过,母亲看上去有些失落,因为我们家的亲戚主要是母亲这头的。开饭了,我和母亲、弟媳三个人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炒菜,煮饺子,端菜,真像是一个小型饭店。三桌坐得满满的,每桌都是十几个人。我让母亲去吃饭,母亲不肯。这阵势,离开母亲,我和弟媳还真有点应付不过来。客人酒足饭饱,已近两点。三点我还要上课,我吃了几个饺子,匆匆和家人告别,打道回府。
母亲嘱咐我开车注意安全,要我晚上再回家看戏。我笑了笑,告诉母亲不用等我,初五我有四个班的课,要整整上一天。其实,没有这个借口,我也不想因为看一场戏而回家。因为,家乡的赶庙会已经让我有太多的失望。
大年里的西六支庙会
在祁县母亲河昌源下流域有个村庄,相传远古时期杂草丛生,多有野生动物活动,有射猎者路过此地,向东射了六支箭,向西也射六支,后来向东箭落地被称为东六支,向西箭落得地方也就是西六支。在县志云,旧时昌源河东西两均有六支渠,地处西边为西六支村。这里是昭余文化发源地之一,据考约北魏年间就有人定居,并繁衍生息。隋唐名士张道源故里,被称初唐第一廉吏。这里的庙会是在山西中部(包括太原、晋中、吕梁)日期最早一个的乡村传统庙会。
庙会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早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它由佛教“斋会”衍生,经过长期发展,它已由原来单一的敬神和酬神活动逐渐发展成为集敬神明、通商贸、供游乐、访亲友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活动,从而也对社会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人们管这种与贸易集市、文化演出结合在一起的“斋会”叫庙会。老百姓来逛庙会,不仅能买到所需的物品,还能观赏到各类民间文艺演出,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活动。晋商庙会博物馆位于祁县郜北泰山庙,地处祁县县城东南,每年农历四月十八的泰山庙会称为晋商第一庙会。郜北东侧子洪口曾是晋商南北贸易的主要通道,万里茶路的必经之地,是晋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晋商庙会博物馆陈展有晋商文物和山西省著名庙会的内容。
祭祀是庙会原始的文化。在古代,祭祀活动关于到统治者的政权是否稳定,所以历代王朝对此都十分重视,“国之大事,祀居其一。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林泽,皆神而祭之。”形成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祭祀制度。民间的庙会,因起于祀神与酬神,它举行的日期定在祀神日,其活动在庙内或庙附近进行,它是民间进行祀神和报神活动的重要形式,通过这种形式,人们完成了与神的沟通和交流。从这一角度说,庙会即成为民间人与神的一种媒介,加之历代统治者的引导和介入,使庙会的祀神活动历经了千年而不衰,至明清时期更是达到高峰,庙会遂成为香火之会。这种香火之会在祁县的庙会当中是屡见不鲜的,如二月初九在王村白衣菩萨庙进行的求子还愿会;六月初六在盘陀真武庙进行的还愿花会;七月十五在下申三教寺进行的盂兰盆会等。当地百姓每逢此会,便如约而至,也必有一番顶礼膜拜之举。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终年勤劳,不敢游惰,在这种社会生活方式之中,民间百姓的娱乐活动是相对有限的,但人们潜藏于精神深处的娱乐愿望是不会泯灭的,而庙会中出现的一些娱乐活动便成为百姓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方式。庙会中的戏剧、秧歌、社火及其他形式的娱乐节目使那些平日为生产、生活忙碌的百姓们的精神得以松弛,这些娱乐活动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成为与会者,既增添了庙会的喜庆热闹气氛,又活跃了乡村的文化生活,也不断扩充了庙会贸易的规模。在祁县的庙会中,很多村镇均有戏剧、秧歌等各种游艺活动。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活动,如正月二十五里村大寺的风筝会等,届时庙会上人潮涌动,载歌载舞,笙簧叠奏,煞是热闹。
终年劳作的民间百姓,除了必需的亲友应酬之外,几乎是足不出村,然而遇到庙会这样的好机会,他们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如果他们所在的村镇是庙会的主场,必然会邀请外村的亲友前来赶会。届时亲友们欢聚一堂,互致问候,自然也少不了一番热情的款待并尽全力备饭饷客。如果是外村的庙会,他们也会受亲友之情,忙里偷闲应邀前去。这样来来往往,亲友之间经常走动,有联系,相应地也加深了亲友之间的感情。由此看来,庙会也就成了人们相互之间沟通情感、加深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庙会作为民俗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具有重要的经济调节作用。如今,庙会不仅是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民间商贸活动的大市场。过去一些失传的风味小吃,又一度出现在庙会上,从繁荣昌盛的庙会不难看出,近几年农民日子富裕了,腰包里钱袋子鼓起来了,确实也舍得花钱提高生活质量了。与解放前相比,庙会活动的性质有了根本的变化。在旧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朝不保夕,只得在祈求菩萨保佑、趋吉避凶、免灾治病上找一点寄托。现在不同了,农民消费观念变了,规模扩大,影响渐宽。内容和形式更趋丰富,庙会本身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形式。通过举办庙会,造成声势,吸引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参与,这本身就为民俗活动、文化旅游搭建起一个展示的平台。它不仅得到老百姓的喜爱,而且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成为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社会发展到现在,庙会的庙虽已所剩无几,而会还依然存在,庙会之祭祀活动也逐渐消失,而贸易、娱乐等活动则呈愈演愈烈之势,庙会也还将继续发挥其一定的社会功能。
(祁县乡土)
我们老百姓的年俗
腊月廿三 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廿四 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腊月廿五 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
腊月廿六 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廿七 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廿八 打糕蒸馍贴花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来被红纸代替。
腊月廿九 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 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 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 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四 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五 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 马到成功。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 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大年初八 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大年初九 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大年初十 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
正月十一 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二 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正月十三 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当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杨公忌日 。
正月十四 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 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忙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小年开始的,即腊月廿三或廿四的祭灶,民谣中的“廿三,糖瓜粘”说的就是这一天。腊月廿三,俗称“小年”,传说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差不多从这个时候起,我们就进入了忙年的冲刺阶段。
“廿四,写大字;廿五,掸尘土”,过完了小年就该写春联和福字了,但是写好的大字不能马上就贴上,一定要等到过年那一天才行。“掸尘土”就是“扫灰”,每年一次的年终大扫除相信是每个人童年回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腊月廿七,宰年鸡、赶大集。腊月廿八,打糕蒸、馍贴花。除夕的年夜饭和正月里的待客家宴需要提前好多天的筹备。
贴春联,也是全国各地都有的习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等春联都贴上了,这个年才算真正来了。
过年
忙活了近一个月,终于等到了年三十。到了这一天要将宗谱和先人的牌位供奉在正屋,大人们就开始忙活最重头的团圆饭,孩子们则开始撒了欢儿地放鞭炮。
除夕之夜,合家团聚通宵不眠,被称作“守年”或“守岁”。如今,仍有不少家庭保留除夕彻夜不眠的风俗,但多在下半夜少许睡眠,以便清早出门拜年。很多家庭都会在除夕晚六点至八点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圆饭”,宴席会一直持续到午夜凌晨,许多人家都是等到零点整时点燃鞭炮,同时饺子下锅,吃完饺子才算团圆饭结束。而农村有些地方守岁要守到大年五更,这时要祭天地、敬祖先、吃饺子、放鞭炮,表示辞旧岁、迎新春。
拜年
旧时代,晚辈过年要给长辈磕头跪拜,平辈互相对揖。正月初一,天刚亮,人们大都穿着崭新衣服出门拜年。先从自己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起,叫“家拜”,现在一般只问声“过年好”,长辈接着回应下辈说声:“吃糖,抓瓜子!”或说声“恭喜”来年的好话或祝福,还要给小孩“压岁钱”。再出门给本家中的长者拜年,叫“近拜”。给家族中长辈拜年称“元拜”。有时,还由本族长者率领到外姓家族或互相集体拜年,以加深感情,叫“团拜”。楼上楼下、院里院外、街坊邻居互相拜年叫“邻拜”。同学或好友互相拜年称“友拜”。
给亲戚拜年的次序民间也有讲究,对于一些“大忙人”,还有“有心拜年,十五不晚”的说法,这里的“十五”指的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年幼的给长辈拜年会得到压岁钱,也叫“压腰钱”或“磕头钱”。所谓“压岁”,就是把去年的“秽气”压跑,让孩子们来年能学运亨通、魁星高照。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习俗,大年初六,马到成功。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大年初七,人寿年丰。安顿身心,休养生息。大年初八,这天被称为“谷日”。大年初九,玉皇天诞。人们举行祭典以表庆贺。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正月十二,搭建灯棚。正月十三,灶下点灯,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正月十四,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赏灯,猜灯谜。正月十五,闹元宵、食汤圆等。
从祁县初六不在家谈民间社交文化
祁县一带有“初五不出门,初六好兆头”和“初五不出门,初六不在家”俗语。“六”在中化文化中是个吉祥的数字,有顺的意思。今天是一年的第一个“六”,因此这一天是人们选择出门的好日子。乡下亲戚多,因此许多人也选择这天拜年。即使拜完年的人们不在家出去访友聚会。
说起探亲访友网摘一段关于祁县民间社交的文化。
打招呼街坊相遇如恰在饭时,则相询:“吃了饭啦?”路遇则问:“去哪呀?”或视对方手持之工具,如锄头则问:“锄××去呀?”向街上闲坐之人打招呼要分季节;冬季日:“暖和着哩?”夏季日:“凉快着哩?”街坊邻舍来串门,须说:“刚来?进居舍吧!”然后递烟倒茶以示热情;送出门时还须叮咛:“慢走!有空过来坐坐。”来者也必答:“快你忙吧!别出来啦!”见到抱小孩的人则首先夸几句小孩如何逗人爱之类的话,相遇如急不择词,即:“今日天气……”之类闲话也须应酬几句,否则,会被视为不善交际,在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将大为逊色。寒喧原本是一些毫无实际意义的酬对词,而乡人对此颇重视,谚云“会说话的顶钱使”,一个人在社交场合能虚心接物,善于词令,将是他在乡里中人缘好的第一因素。打招呼前要带称呼,听着亲切,无形中人的感情即靠近一步,反之被认为无礼貌,缺教养。就全县范围而言,山区人热诚,招呼中流露着真情与直率,城里人矜持,然因人而异,不尽如此。
礼俗凡婚丧大事,街坊邻居必协力帮忙,婚事中裁制嫁衣、做被褥、蒸馒头、包饺子等,均女性相约协助,而一些搭棚、砌灶之类重活则由男性料理。结婚下聘日,给邻家送饺子,表示姻缘已定,俾众周知。接受饺子之家则在所盛器皿中放盐一撮,取谐音有“良缘”之意;丧事从装殓、设灵,直至挖墓穴、抬棺,均由有交情之街邻无偿帮工,视为义所当然。普通交谊之邻居也在发引当天送纸礼一份,表示悼念。婚丧大事外,其它如孩子生日、满月、节庆日,相处较近的邻居也有交往;孩子12岁开锁,蒸圜囵分切若干片送于各家,受者给钱贺之。又清明、中元各节蒸面蛇、燕、虎、猴等互馈男女幼儿;中秋节各家互赠自制月饼。春节期间街头相遇,双方各抱拳作揖,互祝“过年好”或“恭禧发财”,遇长辈则日“给您老拜年”之类吉利语。
拜把子盛行于80年代,由商店伙计传及农村青年,甚至较大年龄的在校学生,一时蔚成风气。重义轻利,患难相助,以后时过境迁,自然解体,鲜有从始到终坚持一世者。
(祁县乡土)
正在流失的祁县小年文化
祁县传统的春节文化一般从腊月廿三开始到正月廿五结束,分为小年(年前)文化、大年文化、上元(元宵节文化)和添仓文化四部分,融农耕文化、商业文化、宗教文化为一体,蕴含着浓厚的晋商文化特色。节日气氛浓厚,活动丰富多彩,对联、剪纸、社火表演、节日服饰、灯展、习俗、民间舞蹈、地方小戏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
祁县春节文化之小年(年前)文化主要指腊月廿三到除夕,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人们也开始收拾家了。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乡间流传有句谚语世代相传:“二十三,打发灶君上青天;二十四,割成对子写上字;二十五,擦抹打扫寻笤帚;二十六,割上几斤肥羊肉;二十七,关住门子洗了足;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提上罈罈打上酒;三十日,角儿(饺子)捏下三笸箩。”这也成为家家户户迎接大年的日程表。其中,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活动在当地流传极广。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也叫祭灶节,民间谚语“二十三,打发灶王爷上了天”。据说这一天,据说这日是诸神上天的日子,灶王爷也不例外,这日上天后要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中的所见所闻,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旧时,差不多每家每户的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尊称其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祭灶时,除一般的香烛供品外,还有一种当地人叫“稀瓜瓜”的特制供品。家家户户要求灶王爷上天后汇报拣好的说,因此就供献西瓜瓜,用意是要糊住灶王爷的嘴,不让他乱说。旧时还要用高梁杆扎小梯子和骑马小人。当晚供献时,让马登在梯上,准备新鲜小麦和水,当然还有西瓜瓜。主人家跪拜说:“灶王爷上天后好话多说坏话少说”再许新年的愿望,希望灶爷传答上天给予实现。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 由于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祁县土话为西瓜瓜)。晋北地区习惯用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据说它们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点一下。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为灶君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这些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
祭拜灶王爷具体操作方式:每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面目黢黑。要把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这个过程被称为辞灶。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做糖瓜、祭灶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从此后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人们精神上开始放松。
此外,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在祁县为腊月二十三,与之汾河相隔的邻县文水一般为腊月二十四。
以上由祁县乡土编辑
孔瑞平说过年
岁月点点滴滴地滑落,在平日总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仿佛无从察觉、无从捕捉。默默的日子依次辗过春夏、流进秋冬,忽然,发出一声华丽的大响:过年了!
于是:超市爆满、春运高峰,中国红一夜之间覆盖了神州大地的旮旮旯旯,旧债旧怨一律变成了劈面相逢时和气的一揖:恭喜发财、万事如意……
中华民族起于黄河流域,靠天吃饭、物产不丰。祖祖辈辈的先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谨小慎微、贫困拮据的农耕生活。这承上启下的“年”啊,是结绳记事的先祖在岁月的长绳上打下的一个结扣,是岁月轮回又一个起始的记号。只有行走到此处,人们才有理由稍停疲惫的脚步,驻足回望来路,盘点一年得失,再伸头舒颈地张望远方,为自己许下来年的又一些目标、又一些愿望。人们也就有理由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给烦恼、琐碎的世俗生活放个假,狠狠地挥霍一把。过年,既是生活的理想化,也是理想的生活化。
“年”是一天。古代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和第一的意思,“旦”,即日之初起。一年有365个日出,唯有这第一个日出照亮的第一个日子,可以叫作“年”。但是“年”又太重要了,以至于它又不仅仅是一天。算来,年的脚步,从吃过那粘稠喷香的“八宝粥”开始,就已经启程了。人们开始提蓝携筐地赶集、进出店铺,从过年的吃食到大人孩子的新衣,一样样采办起来。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王的节日,旧时家家户户要在这天晚上剪纸马、买糖瓜供奉灶君,以便于让他老人家嘴上抹了蜜,“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一到这个二十三,“年”的鼓点就越见急促以至于有些散乱起来:“二十三,祭灶王,二十四,打扫房;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去打酒,三十黑夜包饺子,初一早晨撅屁股(拜年)。”您瞧这一通忙乱,是不是有点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了呢。
而这段民俗所说,也只是“年”的准备阶段。这个过程是忙乱的,并且专注于物质方面的准备。只有从正式过“年”开始,人们的精神活动才渐次展开。初一早晨,穿戴整齐给家中长辈拜年,初二开始,到亲戚家拜年,俗称“走亲戚”。初五是“年”俗中一个极重要的日子。民间有过五天年的说法,初五即年的最后一天。故初五又称“破五”。 在这五天之中,规定人们不出远门,男人不参加劳动,女人不作针线,主要是亲戚朋友互访和各种开心娱乐的活动。初五早晨起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送“穷”——把臆想中的“穷神”从家里搜出来,远远地送出去,然后全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单等吃了这顿“破五”的饺子,生活就又将跌进周而复始的轨道,“年”,才算基本结束了。
对于两种人来说,“年”的意义格外不同:一是在外的游子,再就是天真的孩子。
年,是游子的关。不好过,不过又不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往今来,多少负笈在外的学子、孜孜求利的行客,在异乡的风霜里睹月思乡,泪满衣襟。“年”之一至,这个飘渺的“思”忽化饱满的“行”,你看吧,火车站、飞机场,长途客运……到处万头攒动、人满为患。人们拿出飞蛾扑火般的精神,一头扑往养育自己成人的家乡故土,扑往自己的妻儿老小身边,这种摧枯拉朽、席卷一切的力道,试问谁与争锋?几天几夜在车站滞留、“黄牛”递过来的车票已经翻了几个跟斗——都不怕!平时在牙缝里抠出来的钱,此刻在归心似箭的人们眼里,都变成了轻飘飘的纸!回家,回家,只要能回家!回家的心情呵,有如急鼓重锤的擂响、有如脱缰野马的奔腾,空气中回绕着Kenny .G独奏的萨克斯〈回家〉的旋律,此刻却不能激起人们心头一丝一缕的共鸣。回家,不是伤感也不是缠绵,它只是一种急切的需要啊!回家……成千上万达亿个“回家”组成的“春运”,年年都是新闻频道里一个沉重的话题。
年,是孩子们的狂欢节。不用上课!不用早起!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打雪仗、接压岁钱!甚至不小心打碎了碗,大人都会闻声赶来,柔声安慰:“碎碎(岁岁)平安……”无数颗稚嫩的童心,在寒风中手拉手起飞。
冯骥才说:“中国民间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情感的载体。”这个“民间文化”中,传统节日无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而“百节年为首”,“年”在岁月长河中有节奏地溅起的水花,也负载着中国人最古老、最深厚、最复杂的感情。
山西祁县春节风俗文化
祁县民间春节文化被国家文化部将列入全国民族传统春节保护示范地。祁县能成为传统脉络最完整、保留最原始、地方民俗十分浓厚的传统活动地,与当地古老的昭馀文化、悠久的黄河历史文化、繁荣的晋商文化有着紧密的连系。祁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淳厚质朴、忧深思远的人性,世代绵延,古道长存的民风,积淀了祁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从汉代流传至今的传统春节、元宵节民俗节日使祁县成为晋中乃至山西人活动的集散地。祁县传统的春节文化一般从腊月廿三开始到正月廿五结束,分为小年(年前)文化、大年文化、上元(元宵节文化)和添仓文化四部分,融农耕文化、商业文化、宗教文化为一体,蕴含着浓厚的晋商文化特色。节日气氛浓厚,活动丰富多彩,对联、剪纸、社火表演、节日服饰、灯展、习俗、民间舞蹈、地方小戏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
祁县春节文化之大年文化主要指正月初一到初十,是年文化的重要部分。 这期间主要活动有拜年、祭祖、回娘家、初五破五、初七七眼、初八祭星和初十石头节。其中“年象”、“年味”、“年俗”构成春节大年文化的三大特色。所谓“年象”,包括;净、新、红三个方面,这主要对人的视觉感官产生印象。不论平素怎样龌龊的人家,除夕前是一定要把室内外、院庭门前普遍清扫一番的,按照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就有了除尘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除出门。说到“年味”,当供神的香烛点燃之后,当噼里啪啦的鞭炮放过,其硝烟弥漫空中的时候,这时的节日之晨,交织着一种复杂而极富神秘色彩的香味,是春节特有之味,当全家人步入厨房,享受一次平常难得一聚的天伦之乐时,那透过蒸笼,通过烹炒的各种菜肴味,开瓶后的酒香味,已从暖融融的室内散发到寒冷的院内上空,和各家肴馔味融汇成一片气团而扩散着,以至于在街上即可嗅到这些诱人食欲的气味,这也是只有春节才能普遍领略到的特有“年味”。“年俗”在祁县初一至初十,主要有拜年、祭祖、回家娘、庙会(西六支)、走亲、破五、出门、七眼、祭星、石头节等。
大年初一
祁县春节纪实
清晨阵阵鞭炮响起。这是开门炮,春节第一个祭供。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供品主要是面蒸制的花盘、馒头等。点香鸣炮,除早晨外中午和晚上在饭时都要祭供鸣跑。
春节,农历一年的第一天,也是全年的第一个重大节日。民间俗称“过年”或“过大年”。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机关要放假三天庆贺。有钱无钱,回家过年,一直是山西人的传统心理。而民间传统的过年,时间拉得很长,从头一年的腊八节以后就算开始了。春节前为准备阶段,春节后为庆贺阶段,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日,甚至二月初二日。民俗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节中套节,节日不断,喜庆祥和是过年期间最大的特征。
早起邻里到喜,携妻儿到长辈家拜年。主要是男方父母家,这天妇女忌回娘家一般初三才回拜年。其他长辈如叔姑如与父与已不在同地一般初四、初五拜年,亲戚多的十五之前除初二(祁县东部)初五都可以拜年,时间必须午时之前。拜年时本地已不行跪拜之礼。晚辈领压岁钱与其它地方不同,除新婚夫妇行过开锁礼的晚辈一般就不在领压岁钱。开锁,本地12岁孩子举行的成人礼,旧时十二岁开始当学徒下地等自立分担家务。开锁后至成婚一般不单独拜年,成婚后拜年必须携礼品。新婚夫妇第一个年必须要把远近的亲戚都拜,长辈给红包,也叫见面礼。以关系和距离远的可以省不去。新婚拜年一般在今天要拜完同地(村)的亲戚和男方父母。当然因亲戚多不一定家家吃饭,多是匆匆放下礼物领上红包。因为这天儿子女儿和孙辈都到祖父家拜年,所以未成家的晚辈可以不再去叔姑家拜年,因为已领压岁钱了。但成家后必须再去。现在拜年时一些繁文辱节已省,只是全家快快乐乐的聚会。
拜年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大体上分为家拜、近拜、远拜以及团拜等形式。家拜是自家人中小辈给长辈磕头。民间有“大年下的头,马虎不得”的说法。小辈磕头时,口中要高呼被拜人的尊称,如说:“爷爷,我给你磕头了!”一人一拜,既不能一次呼两位长者的尊称,给两位长者同时磕头,也不能两人同时给一位长者磕头。对此,民间亦有“大年下的头,一个磕了一个磕”的说法。旧俗讲究三跪九叩,如今多数地方是恭恭敬敬地鞠躬行礼,也有的是只磕一个头。小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面带笑容,欣然受礼。拜完年后,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用意在护持后代,健康多福。如果家中有新娶的媳妇,则长辈须给新媳妇很可观的压岁钱,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视自家经济情况而定。婆母还要另外赐给新媳妇一块上等布料,希望媳妇继承针黹。近拜是给本村未出五服的长辈拜年。进院要先拜神祖,然后再给长辈磕头。远拜则是本村亲朋好友之间的互相拜年。只拜人、不拜祖。无论近拜还是远拜,主人家都要盛情接待,招待客人到家里喝茶抽烟,品尝糖果。对于前来拜年的孩童,要赠给礼品,或糖果一类零吃,或鞭炮一类玩物,或零钱作为压岁钱。小孩子拜年,总是满载而归。
民间庆贺活动的第一项为接神。原意是迎接天地诸神下界与民同乐,今天已经成为迎新辞旧的主要象征了。内容首先是点旺火、燃年草和响鞭炮等等。旺火位于当院,年草置于门外,要由家长亲自点燃。起床后不能贸然出门,须先点一个爆竹,从门缝伸出室外爆响,称为开路炮。点旺火要称发旺火,取意发财、旺盛、红火。在家长发旺火时,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围着旺火燃放鞭炮。妇女们则收拾家务,整理祭祀天地诸神、列祖列宗的供品。旧俗女孩在旺火未烧通红时,不出家门。现在男女平等,女孩子一样和男孩子响鞭炮、放礼花。此时此刻,村村户户,鞭炮齐鸣,万里长空响成一片。硝烟中夹杂着旺火、年草燃烧松枝、柏叶的芬芳气味,天上人间全部沉浸在热烈欢乐的气氛之中。
祭祀天地诸神是旧俗接神以后的隆重活动。家长要率领全家,依次给各个神位点灯、敬香、摆供、奠酒,三跪九叩。设在当院上方的天地神位前供品最为丰富。晋北地区习惯摆五盘炒菜,五盘凉菜,五盘干、鲜水果,五盘油炸小吃,五盘称为“供献”的特制花馍。取意五福来临。盛器都是专用的细磁小盘。晋南地区除一般供品外,特别讲究全猪和全鸡。全猪多由四蹄、一头、一尾来代表,源于古代的三牲祭神。鸡则是取了谐音吉,意喻大吉大利。另外,家庭主妇特别注重在灶君神位前隆重供上“枣山馍”。“枣山馍”用面粉嵌红枣蒸成三角形状,取意米面如山。上面饰以面塑的龙、凤、如意、福寿、瓜果等等。大者有十几斤重,往往是女主人灵巧手艺的代表佳作,已经演化成了室内灶前陈列的面塑工艺品了。
春节这一天,家家习惯吃饺子。饺子谐音角子,角子是古代一种钱币。饺子的形制又好象元宝。元宝是古代一种较大金银锭。大年吃饺子,取意一年四季招财进宝。民间煮饺子时讲究忌讳吹冷风,所以不拉风匣,全凭柴烧。民间有“人家发旺、全凭烧上”的俗语,指的就是这件事。烧柴讲究要烧芝麻秸杆。一方面芝麻秆燃烧时悦耳的响声,好像一连串发财的发、发、发声音,另一方面又取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喻义。饺子煮破了要说成是挣了,不能说破了。吃饭前要鸣炮示知。第一碗饭要敬供祖宗神灵。全家人入席要请家长坐首位。第一盅酒要由家长致祝酒辞。盛饭时,不能让锅里空了,要留有看锅的饭菜,意喻取之不尽。有人吃着包有莲子的饺子,表示连年有馀;吃着包有红枣的饺子,表示早交好运;吃着包钱的饺子,表示钱财两旺。不管谁吃着,大家都要表示祝贺。如果是小孩吃着,全家人格外高兴,祖、父辈还要特殊赠送礼物予以祝贺。山西素有“荤年素腊八”的说法,春节,家家以肉做席。多为猪、羊肉。如今生活好了,鸡、鸭、鱼已经是常见的春节食品了。
正月初一的饺子,在祁县还有特殊的意思。“救命的煮角儿(饺子)”按祁县风俗,正月初一饺子一吃,只能见面道发财,再不能有生气、讨债逼钱一说,一切从缓,对穷人真如救了一条命。”这正是对负债者心境的真实写照。因为约定成俗,只要一跨进正月,讨债者即偃旗息鼓,只好等下一个年关了。从以上各个阶层、各种类型人物的心理状态说明整个腊月人们关注的、积极准备的、梦寐向往的无非是为了春节这一天。
春节这一天,民间忌扫院,忌挑水,忌洗衣,忌使针。嫁出去的姑娘忌在娘家过年。特别忌说有碍吉利的话。除夕晚上,大人们就一再叮咛孩子,年初一要特别欢乐,不要使小性子,说话要尽说好话。春节,大人禁忌打骂孩子。家庭主妇特别小心谨慎,防止打碎盘碗,万一失手,打碎碗盘,不要说话,悄悄将碎片拣起来,扔到井里或窖里。春节鸡、鸭不出窝,喂以上等饲料。不过在山西其它地方不同,如晋南一些地方却讲究春节或初二日要从外面挑一担水回家,象征着招财进宝。
(祁县乡土)
祁县女人回娘家——河西初二河东三
回娘家,在祁县一般以昌源河以西为正月初二,以东为初三。本地有过年即正月初一忌妇女回娘家之说,只有到这天才能破,自然场面热闹。晚辈献礼,外公外婆给外孙压岁钱,至于女儿女婿一般是没有压岁之俗,相反要孝敬长辈礼金。回娘家后可以过宿,一般到初五前必须回。
春节后,姑娘要偕姑爷回娘家拜年。南部地区多习惯在正月初二回娘家,北部地区多讲究正月初三回娘家,民谚有“正月初二、三,路上尽是小生和小旦。姑娘回娘家拜年,要携带丰盛的礼品。除烟、酒、点心、糖、果及土特产品以外,主要是腊月里精心制作的各式各样的花馍,要分送娘家各门亲戚。借此机会,夸露自已的灵巧手艺。晋南地区姑爷上门,习惯用火锅招待,内放白菜、豆腐、银耳、猴头、虾米、木耳、海参、鱿鱼等等,最上层是烧熟后切下的大片猪肉,整整齐齐,排放四周。俗话说,“丈母娘待女婿,啥也舍得。”晋北地区,民间招待姑爷,则要新包饺子吃,讲究大肉大葱,吃进嘴里,还要往外流油,才算满意。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妇女回娘家在祁县及山西很多地方有着讲究和禁忌。如在本地腊八、过冬是最严禁回娘家的日子,俗语“娘家过个冬,婆家死个公”。以下摘选一段有关回娘家山西相关文化。归宁,旧时称已嫁的女子回娘家省视父母称“归宁”,山西民间习称“回门”,又称“回娘家”。归宁一词早见于《诗·周南·葛覃》:“归宁父母。”说明归宁风俗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归宁起初通指男女,后来多指已嫁女子回至母家。古代已嫁妇女回娘家是件很讲究的事,在男权社会里,
妇女居从属地位,并非今天这样想何时回娘家都行,来去自由。因此,围绕“回娘家”产生了一系列禁忌,哪些日子允许回娘家,哪些日子不准回娘家,民间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山西风俗与黄河流域其它地方相同或相似,除夕和正月初一不允许妇女回娘家。除夕要祭灶神,许多地方流行“女不祭灶”风俗,更忌讳女子回娘家祭灶;民间俗语称“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女子出嫁后便成为夫家的人,大年初一阖家团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迎来岁首第一个圆月,在这些重要的日子里女子是不能回娘家的。为了照顾亲家的团圆与节庆,就产生了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十六回娘家的习俗。晋东南和晋南许多地方流行着“正月十六请(闺女),二月二送,一辈子不生病”的俗语。晋南长期流行“六月六,走麦罢”习俗,农历六月正是小麦收获季节,家家户户妇女用新麦制作大馍送回娘家,探视父母并向娘家人报告丰收,谓之“尝新麦”。是日,郊野陌乡到处可见妇女携儿带女肩背新馍赶路的场景。晋南流行一种特大麦馍,直径大约60厘米,负在肩背,蔚为壮观。
一般结婚三日之内,新郎新娘要回门看望二老,但是当晚必须在日落前返回夫家,因为新婚不能空新房。现代山西民间流行结婚第二天为回门日,城镇中还要由娘家出面置办酒席庆贺。新妇回门时要顺着迎亲的那条道走,所谓 “三天不走两条路”。一般新婚满一个月之后,姻亲间便可自由往来。回门时,新娘可住在娘家。住的天数颇有讲究,一些地区有“几日去,住几天”的习俗。俗语云:“八对八,两头发”,“九对九,两头有”。就是说初八日归宁的就可在娘家住八天,初九日归宁的就可在娘家住九天。这样,最多的时日是住个对月。也有忌住八天之说,所谓:“住七不住八,住八穷娘家。”这些禁忌的形成,一般是认为出嫁闺女不宜在娘家多住,其中有感情的限制、道义的制约,也有经济的压力和生产的需求。
(祁县乡土)
用户评论
这次去晋中,对当地的民间习俗真的很感兴趣,街头表演太精彩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晋中的街头文化很赞,各种传统手艺活儿都看到了,学了几招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晋中住的那几天,晚上跟着当地人逛逛,感受到了古村落的气息。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吃了一顿正宗的民间小吃,太美味了,碳水炸弹的感觉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晋中的古老庙宇文化也很丰富,每个地方都有它的故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边的传统节日庆典很热闹,各种服饰都很漂亮。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摄影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晋中,能拍出很多好看的照片。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