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灌阳。
位于桂林东北部,于西汉文帝十二年前已建县,称观阳县,隋大业十三年改称灌阳县。典型喀斯特地貌,素有“八山一耕地,半水半村庄”之说。这里还是广西开办县学最早的县,自古崇文重教,人才辈出。
一起来看看灌阳被列入前3批中国传统村落的最美10大古村落,你最喜欢哪几个?
1 灌阳县洞井瑶族乡洞井村
洞井村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原称桂月村,位于洞井瑶族乡街道中心,是洞井瑶族乡的三个古村落之一。这里以前是湘桂古道,因此而历代繁荣。
洞井古民居沿着古道两边布局,青墙黛瓦,弄里小巷,溪流绕村,古村建筑群兼具徽派风格与瑶民桂北民居特征。古宅的设置也颇具匠心,因水路古道而分的两边宅居各有特点。
东片民宅向西面对古道和水路而设,而西片的民宅多背水而向西,包括村中祠堂也是背道背水而立。西片古民宅多是高墙大屋,门头宣昂,气派十足,疑是连成一个整体,相互通达。
2 灌阳县水车乡官庄村
官庄村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宋朝末年担任零陵郡尹何远通为避战祸,举家迁至水车一带居住,后来人丁繁衍,逐渐成一村落。
明清时代,村里的人以何氏为主,虽居僻壤,却不时有人才脱颖而出,文治武功,均有建树。有多人出仕为官,其中最出名是清朝道光年间的何庆恩,在四川多县担任知县,因极富才情,为官清廉,甚得民心,最后官至五品。村口的两处旗杆夹石,见证了村子人才辈出的七百多年岁月。石基座上铭刻着官庄何氏族上历代科考中举的人员名单,这在现存的古村落里也算得是难得的气派了。
官庄老村古民居建筑群,从整体风格来看,具有典型的桂北民居风格。建筑群中既有庭院式的也有单体的。小砌墙、古青砖、小青瓦、马头墙、高脊堞瓦飞檐、砖木石雕及屋楼叠院、曲径回廊等和谐的组合在一起,气势恢宏、宽敞明亮。
3 灌阳县新街乡江口村
江口村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江口村村内房屋错落有致,起伏不一,小桥、流水、古道交相辉映,是漓江画派写生的最佳处所。
桂剧创始人唐景崧的故居,就位于江口村老街,故居建筑雄伟,工艺精细,是灌阳县唯一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名人故居。故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砖木穿斗式结构。
一公里长的老街,两边明清时的商铺青砖碧瓦、飞檐画栋、,马头墙翘首,古树石桥、鹅卵石铺就的街道,透视出旧时的繁荣景象。
4 灌阳县文市镇月岭村
月岭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第6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文市镇,村内依山傍水,村落群山形如犀牛横卧,抬头望月,故名“望月岭”,后改称“月岭”,是广西保存较为完整的湘南式古民居聚落之一。
月岭村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月岭古民居三面环山,背依灌江,树木葱笼瓜果飘香,在其周围既有许多自然景观又保存有众多的人文古迹和古代建筑。有建于清道光十四年至十九年的孝义可风牌坊;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步月亭"和"文昌阁"等古建筑以及"步月仙桥""步月岩""白驹岩"等自然景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月岭古村依山就势而建,房舍依着地形由高向低排列,由东南向北,东路依次为多福堂、翠德堂、锡嘏堂、文明堂,西路依次为继美堂、宏远堂,每个堂院内,有大小房屋十几栋,总体布局合理,紧凑有序。
月岭村各户自成体系,全村又互相连通。此外,各堂都有自己的院墙,可以实现各自封闭。站在青砖碧瓦、雕梁画柱、古朴典雅的湘南式庭院中,细细品味,宛如临摹一幅中国传统写意画。
5 灌阳县水车乡伍家湾村
灌阳县水车乡伍家湾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伍家湾伍氏先祖名伍天雄,系江西省吉安市太和县人,后定居全州。伍家湾伍姓始祖伍全甫系全州伍姓的分支。伍全甫曾随军远征交趾(今越南),后奉命定居灌阳,在伍家湾一带开荒种地,繁衍生息,从1369年开村算起,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伍家湾比较特别的,是一个村里有五个宗祠,都是伍氏宗祠,其中一个是总祠,其它四个是分祠。总祠的前面,立了一根石制巨笔,巨笔高4.5米,粗0.5米,为整块巨石雕制而成。寄托着伍氏先祖们希望子孙后辈们多读书,出仕为官,光宗耀祖,报效国家的理想。
该村传统建筑均用清一色砖瓦石料建成,斗拱飞檐,雕梁画栋,保存完整。村内外有青石巷道、伍氏宗祠、良田公祠、古青石栈道、廻龙亭,古色古香。村庄规划整齐有序,除宗祠、民居之外,村内外还有水塘、水井、古树、等,彰显出伍氏宗族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品味。
6 灌阳县灌阳镇孔家村
孔家村地处灌阳之东,孔子后裔居住地,自古被誉为风水宝地。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村落先民的原籍系山东省曲阜翠仙村,始迁祖孔克善,系孔子传五十五世孔思忠的第五子。先民于明朝洪武初年随堂兄孔克成任荆门刺史后,游学粤西,卜居灌阳县秀江屯,也就是如今的孔家屯,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现今480多人以孔姓为主,是桂林市辖区内唯一的孔子后人群居地。
孔家村依山坡之势而建,有着规划整齐、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古民居群内,有纵向的石板路,也有横向的巷道,把各个房屋、院落串联起来。古民居建于嘉庆年间,其设计布局按山东孔府式样装修。全村三条大门,大屋、小屋共三十余座,依次有序排列,有风水墙、马头墙、花墙、有传统的街巷十余条等。
古民居群内,天井走廊、堂屋、巷道、用青石板和小卵石铺成,路路相通,墙壁飞檐不仅雕龙画凤,还绘有各种花虫鸟兽,雄伟壮观。
此外,村口还有一个高大古朴的炮楼。炮楼占地面积并不宽,仅十来个平方,高度却有十五六米,在村落里尤为醒目。这里曾是旧时村民作为观察哨所之用,地处村口要冲,登高望远,便于发现匪情,及时报警防备。
7 灌阳县灌阳镇仁义村委会唐家屯
灌阳县灌阳镇仁义村委会唐家屯,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灌阳县文市昭仪村举人唐世宾[明万历癸卯科(公元1603年)]离任四川渠县知县回乡后择居于此,始成村落,迄今已有400多年。
“池如新月堤如带,山似屏风水似城”,这里风光秀丽人文古朴。村中一条条四纵四横的“石丁字路”和形态各异的传统古民居,无声记载了唐氏族人从明万历以来近400年的历史。
走进村庄,千年古樟和古银杏交相辉映,古建筑群房宅整肃,巷道平整,河堤、祠宇、古井规划整齐有序,布局合理,蔚为壮观。古村落里青砖黑瓦,飞檐翘角,古建筑群纵横交错,其中有保留百年以上明清时期古民居80多座。
8 灌阳县文市镇达溪村
灌阳县文市镇达溪村,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达溪原名达石,后以村旁一条小溪而更名达溪,南宋初期开始建村至今已880多年。宋绍兴二年(1132年)为避兵灾,蒋氏始祖嫩九携妻带子从湖南道州(今道县)之龙村迁于蒋家岭历数传再迁于龙川之是溪(现名达溪山)。
走进村落,湘南风格古建筑群井然有序,铺设青石巷道,保留有清朝时期开挖的一条自西向东水渠。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古桥下溪水缓缓流过民居似玉带环绕,村旁古树参天,风光尤其秀丽古朴。
达溪老村保存了数十座明清时期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大多是湘南古建筑风格。从高空俯看古民居,其屋顶式样有:过山顶、硬山顶,山墙造型主要有台阶形、人字形、蜈蚣形,建筑形制有门楼、风水楼、过道楼和三进四进大量古建筑。古宅院落之间,均有青石板或江卵石铺成宽0.8-1.5米不等的里弄。
此外村落古桥众多,别具一番风景。其中占鳌桥值得寻访,为一拱石古桥,全用青石方料筑成,位于村西0.5公里处,用大方石错缝砌成,通长17.8米,宽3.95米,高3.85米,拱跨6.6米,桥面略弧拱。另外含山桥、迎禄桥等古石桥等也保留完好。
9 灌阳县文市镇岩口村
灌阳县文市镇岩口村,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这个古老的村落,村口风光,极其具有特色。石拱门、石城墙、石凉亭、小石山、古樟树,组成一幅雅致的风景画。入村,便感觉如入世外桃源。
村落内的红军岩遗址,满带红色记忆,尤其值得寻访。1934年中央红军路过桂岩,驻扎在岩口屯,在此岩召集村民,作宣传教育等活动。
10 灌阳县水车乡夏云村
灌阳县水车乡夏云村,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相传明洪武初年,拨军灌阳扎营,其中一处名为大营,另大营下方也扎有少量兵员得名下营,后演变为下云,今人称之为夏云村。村落内古屋众多、错落有致,带着浓郁的古风。
这里地守灌江两个渡口,大概正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红军长征有了不解之缘。村落里也有了浓郁的红色记忆。五马山边的夏云渡,红军曾在此渡江。
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六团,曾在夏云设立指挥部。其后在泡江将防务交给红八军团第二十一师第六十二团后,顺利渡过湘江。这是过湘江唯一没有减员的部队。村落保留至今的一古老大宅院,也是当时的红军战地救护所。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更多古村古镇查看“古村记”小程序
用户评论
去了趟桂林灌阳,觉得这里的传统村落真的太有特色了,古色古香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漓江两岸的风光真是如画,每个村落都有不一样的韵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灌阳的土特产真的很赞,尤其是那里的大米。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旅行路线安排得很好,景点密度适中,不觉得累。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村落的建筑保留得很完整,感受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漓江的水真是清澈见底,心情都好起来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当地居民很热情,问路都很热心。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里的美食也不少,尤其是豆腐和米酒,好好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10大传统村落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逛得停不下来。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晚上住在村里,真的感受到了一种宁静。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啊,到处都是美景。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