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张公子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五十多个不同民族的人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民间有“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的说法,不同的地方和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
什么是民俗?
简单地说: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就像鱼在水中,生活中的人很少能离开民间风俗习惯的。
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广泛存在于民间的社会、经济以及精神生活中,具有人相习,代相传的特点,往往以循例从众的形式,以不同的民俗事象显现,对大众的行为或意识形成一种柔性约束。
植根于传统文化土壤上的中医学,自然与衣、食、住、行以及岁时、节令等各类民俗相关。岁时风俗中,真的不少是人们从保障身体健康的实用目的出发而形成的。
民间风俗之燃爆竹
大年初一,旧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推行西历,才正式定名为“春节”。在古老传说中,有一种叫“年”的怪兽,特别能睡,一年睡足364天,到了除夕夜就出来找东西吃,人与畜都不放过。
人们把竹子烧得噼里啪啦响,就能吓跑“年”这种怪兽。爆竹的名号,就是这么来的。放爆竹,立意就是驱邪逐妖,祈求人畜平安,一年顺利。
民间风俗之喝屠苏酒
王安石作《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酒,又名岁酒,一般是除夕进饮,也可以外延为春节时节喝。屠,就是割;苏,就是药草。采了药草来泡酒,泡成的酒就是“屠苏酒”了。
它里面有白术、桂枝、防风、花椒、附子、大黄等中药,入酒浸制而成。作用是益气散寒、活血行气,避除疫疠之邪。由于性温热,喝完可以感到新春的温暖和愉悦,近似于“春风送暖”了。
但喝屠苏酒有个特殊的规矩: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年龄较长的在后,逐个饮少许。
屠苏的饮酒次序为什么别开生面?有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
民间风俗之走百病
走百病,又称游百病、散百病或度厄,是北方的传统民俗。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述:“元夕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一人持香辟人,曰走百病。”一般在正月十五或十六日进行。
这天妇女们穿着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午夜才归。以前的女性长年被困绕在家务中,难得有机会出游。借此风俗游乐,促进心身放松。
民间风俗之新春吃春盘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所以立春很为老百姓重视。立春之日有食春饼与生菜的风俗。饼与生菜以盘装上,就称为春盘。
杜甫有《立春》诗有:“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之句。也有兼吃水红萝卜,说能去春困,整个尝新活动称为“咬春”,表示迎接春天的意思。而多色多样的“春卷”,就是由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
春盘有时也叫五辛盘,因为新年的“新”与辛辣的“辛”同音,取谐音,取迎新(辛)之意。
五辛盘中盛有五种辛荤的蔬菜,如小蒜、大蒜、韭、芸薹(tái)、胡荽(suī)等,是供人们在春日食用后驱除旧年陈气、发五脏之生气用的。
岁时风俗,是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而生息的行为,大部分是在争取生存,希望吉利平安、兴旺发达的前提下进行的。其中保障人身健康、消灾免病的意识及行为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它的演变过程,大多是与中医药文化齐头并进的。
关于主播:
《潘毅·中医文化必修课》凝聚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导潘毅教授三十年的学术、临床积累,用沉淀数百场课程讲座的精华,带你从《黄帝内经》到诸子百家,从历史文化到哲学思考,全面了解中医,贯通文化。
在知识上,你将获得极为广泛中医脉络与文化见解,在技能上,你会完整推演中医的医理病理和治病方法,传递正确的养生方法。在思想上,你能建立系统而深邃的思考模式,真正看懂中医,从容应对大千世界。
关于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中国知名音频平台,4.8亿用户的共同选择。不用看,听喜马拉雅!
用户评论
这个春天去参与了一次民俗活动,真的超级有Feel啊!尤其是那热闹非凡的大街小巷,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