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刚开始没多久,就听到很多父母“叫苦连天”。
前两天刚开放预约的清华北大校园,以及各大博物馆都“一票难求”:
有孩子家长说:“这火爆程度已经堪比演唱会抢票了,我蹲点一整周都没有抢到。”
问“博物馆能不能晚点下班”的词条,也火上热搜:
父母们的暑假焦虑不仅抢不到票,还有费钱、费爸妈,这不有家长暑假刚开始就给娃花了四五万,还上了热搜。
这让很多父母忍不住仰天长叹:“暑假怎么那么长,啥时候能熬到开学啊。”
而在一片吐槽声中,一种新的暑期安排悄然兴起——将孩子打包送回快乐老家。
网友:看来新一代父母已经懂得,如何放过自己了哈!
而收获快乐的不仅是父母,这群“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小孩哥姐,也收获了一个高质量暑假。
高质量暑假新玩法?
不只是快乐老家
回老家过暑假有多嗨皮?
老家景色秀美,有山有水,有鸡有鸭。
白天跟小伙伴去河里抓螃蟹,去田边捉泥鳅,去山里摘果子;
晚上坐在院里看满天繁星与银河,听老人讲以前的故事。
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庄稼地,也是第一次听说玉米有自己的名字,果树下可以种花生,韭菜收割以后还可以再生长……
对孩子们来说,快乐老家不只是“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的美好;
更是远离城市的高楼大厦、大型商场与游乐设施,前往乡村看见红砖绿瓦、听见虫鸣蛙叫、体验泥巴农耕等等,创造一些独特的乡村记忆,在田间、树林、灶台等场景中感知生活。
阿豪的老家是湘西边陲一个宁静的小村庄,老家的宅子旁边是奶奶精心打理的菜园,阿豪见证了菜园里的各种蔬菜从小苗到长高长大。
屋后是一片竹林,每年春天,阿豪父母会专门开车带着阿豪回到老家一起挖笋,傍晚配着美味的笋子炒肉,阿豪可以炫两碗米饭;
到了夏天,老家门前的鱼塘开满了荷花,脱鞋脱袜,把裤脚翻到大腿处,把袖子也卷上,然后一窝蜂地踏进鱼塘,挖藕,摘荷花,吃莲蓬,感受鱼塘里的鱼儿与自己的脚亲密接触;
无需花费太多钱,就能给孩子营造美好的暑假回忆。
当多年后孩子成人,可能很多童年时读过的书、做过的题都记不得了,但一定会记得:
老家的爷爷为自己自制的童年玩具,这是独属于自己的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礼物;
记得满怀期待地跑去门前河水里,冰镇奶奶赶集刚买回来的西瓜;
记得放牛、喂鸡的乡村饲养生活,作为小小饲养员,与动物们的一个个亲密接触;
记得在某个突然被邻居爷爷叫出门的晚上,看到河边的萤火虫,那是城市里基本看不到的场景。
这些专属于快乐老家的生活碎片,组成孩子们对于生活最纯粹最美好的记忆,成为成长珍贵的养分。
像小怡10岁之前,都在云南大理得一个村庄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村庄靠着洱海,风景秀丽,民风淳朴。
小时候,清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陪外婆去集市卖手工。最初,小怡还比较胆小,害怕见生人,很快,小怡就学会了帮外婆的摊位吆喝,甚至吸引一些游客过来,专门和小怡拍照;
稍微长大一点,小怡开始对画画感兴趣。每年暑假都会有学画画的大学生来村里采风,小怡大着胆子跟在这些大学生后面,主动推荐自己做这群人的小导游,也在这群大学生的指导下学会了画画;
哪怕后来跟随父母去了大理生活、上学,在老家生活的经历,赋予了她更多的可能性。
而在老家的童年经历,对孩子的成长滋养不限于此。
感受自然之美,孩子对书本里散文、诗词所描述的画面会有着具象的感知;
在老家与小动物们的亲密接触,学会了感受生命、尊重生命,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和外婆一起等待园子里各种蔬菜、水果的成熟,最后在某个午后进行采摘,对四季更替、自然轮回有更深刻的认识;
江苏大学文学院周衡老师曾对自己的学生说:
“我会给你们两次逃课机会,一定会有什么事比上课更重要。比如楼外的蒹葭,或者今晚的月亮。”
是啊,蒹葭、月亮、田野、池塘……这些看似和学习无关,但有时比上课还重要。
回到快乐老家,它不仅是一种童年体验,更是一种生活教育和劳动教育下的滋养。
就像网友说的,“老家其实是一个地理坐标,也是灵魂可以栖息的家园,多年后回忆起这段老家生活,就仿佛找到了最初的自己,能够积蓄再次出发的力量。”
国外的自然养育
让教育回归自然
回老家过暑假所经历的种种,接触自然也好,体验劳动也好;
别小看它,在国外有个正经的说法——自然养育,还非常受重视。
芬兰的自然教育从学前开始,一直贯穿到高等教育。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探索自然现象。在自然教育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比如林业、渔业、环境保护等。
芬兰还是世界上最早将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国家,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生存技能的劳动教育。
日本在30年前就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比如日本的伊那小学,会让三年级的孩子,养育一头叫劳拉的奶牛长达3年。
此外,日本十分注重田地教育。居住在日本山梨县的Y先生表示,女儿的学校里有一亩地,可以种些花草和农作物:
美国则是最早提出国家公园概念的国家,美国国家公园针对青少年开展公园课堂,旨在让青少年在国家公园里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知识。
此外,美国很多农场作为自然学校的教学场地,孩子们通过在农场亲自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接触动植物以及思考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对生命、自然的理解更加深刻。
丹麦的教育注重强调自然体验学习,从小就让儿童接近自然、感悟自然,在自然体验中轻松愉快地成长。
相应地,丹麦的教育从业者在获得“社会教育学士学位”的受教育期间,必须获得与自然、户外生活和科学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使自己在这个领域日益专业化。
从业者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在自然学校、森林和景观学院的教育项目中,还会获得很多很好的培训和持续实践机会。
大自然永远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正如美国科普作家雷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书里写道:
“知识的重要性远不及感受一半。如果信息是种子,日后可以成为知识与智慧,而感受就是沃土,种子必须在其中发芽生长。童年就是准备土壤的阶段。”
当城市儿童面临“自然缺失症”
如何拥有治愈一生的童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城市孩子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网友评论,现在孩子过的是“数码童年”,整天围着电脑、手机转。
无论是电子产品,还是各种参观,当然有助于孩子知识面、眼界见识的拓展,眼界见识、文化底蕴的积累沉淀,但也不可避免的面临“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是美国作家理查德·勒夫在其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中首次提出,他指出:
城市儿童是自然缺失症的绝对主体人群。这些孩子很少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来了解自然,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下降。具体来说,他们缺乏好奇心,也日渐丧失观察力和感受力;
为什么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孤独、焦躁、易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们缺乏“自然力”中真实的认知,使得他们不能在自然中学习、探索、体验,从而在审美、情感、多元智力成长中有所缺失。
无独有偶,美国知名的心理学教授彼得·格雷也指出:
在过去几十年内,孩子们的童年经历了持续半个世纪的衰落,不断消逝。新生代孩子们的童年与其说是学习的时间,不如说是一个“填充简历”的时间。
若想妥善解决如今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厌学问题,必须相信孩子们具有天生的玩心和好奇心,“优质的环境条件可以充分激发儿童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孩子们在自己玩耍的同时实现自我教育。”
他还认为,这并不是什么教育创新,翻开人类学的历史可以发现,这种自然的养育状态很早就存在。
而据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所做的“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调研”显示:
在受调查的全国20个省市的1300多名儿童中,12.4%的孩子具有自然缺失症倾向,其中的表现就是对大自然缺乏好奇心。
网友思思说,每次和丈夫带孩子自驾游,孩子们只盯着后座的电子屏幕,对旁边经过的花草树木等景色完全没有想看一眼的冲动……
那么,在城市孩子“自然缺乏症”愈发普遍的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如何弥补这一缺失呢?
据悉,如今有不少学校通过一些劳动课程与实践基地的设置,如修建种植园、果园,设置专门的小厨房、木工坊、茶艺室等,为孩子们体验劳动与接触自然提供途径,将自然“装进孩子们的口袋”;
或者如北京农学院这类高校新建智能温室,作为本市中小学校开展劳动和耕读教育的新课堂,让更多的中小学生有机会走进田间地头,感受智慧农业的魅力;
那身为家长能如何做呢?
巧雯和宇波夫妇的儿子今年8岁,孩子非常喜欢观鸟,每个周末他们夫妻二人都会带孩子前往重庆观鸟地,一个带着望远镜,一个拎着食物和水:
“只要儿子想去,我们就会跟孩子一起看,我们希望儿子能亲近自然,自由发展。”
而大冬和妻子则选择定期带家里的两个孩子去北京郊区的农场生活一段时间,两个孩子也爱上了在农场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爬树,玩泥巴,踩水坑,用木头、树枝做各种装饰和工具。
自然养育并不是说一定要让孩子深入田野或者哪里,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去感知、去体验,院子里的小花小草,路边的树木昆虫都可以是观察目标。
期待未来,无论在都市街头、还是田野乡间,我们都能看到三五成群,拿着放大镜蹲在地上观察昆虫,或者戴着遮阳帽弯着腰插秧的孩子们。
参考资料:
[1]外滩教育:这位博士爸爸说,比起教育内卷,更要重视“大自然缺失症”
[2]成长树:30年前,这个国家开始“双减”教育改革,让孩子养牛捡粪,后来……
[3]澎湃新闻:一票难求!暑期旅游博物馆热得发烫
[4]每日人物:回老家,治好了中产妈妈的暑假焦虑症
用户评论
刚放暑假就去清北游园,4万花的挺值的,氛围挺好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学校环境太美了,孩子增长见识的同时还锻炼自理能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华北大游园,这个安排太棒了,既能省钱又能收获高质量体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四万的预算真的划算啊,景点没失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暑假带孩子出去玩就是要找这种性价比高的地方。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孩子喜欢历史和文化,这次清北游真的满足了他的期待。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他们那里还有特色小吃呢!下次有机会也要去尝尝。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