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去旅游

【阅游·悦读】一带一路系列·非洲国家:埃及

它被称作尼罗河馈赠的厚礼,

发端于7000年前,

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地。

神秘的金字塔、

夸张的狮身人面像、庄严的神庙、

还有那些关于法老的传说……

描绘出一个个叫做“埃及”的故事,

让人忍不住一再探寻。

悠长灿烂的历史文明在这里绵延,

留下大量让人惊叹的名胜古迹。

独特的地貌孕育出别致的自然景观,

使人一次次惊叹

上天竟是如此厚爱这片古老浩瀚的土地。

本期“阅游·悦读”,

我们将从人文和自然两个维度

解密埃及的风情。

埃及,全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首都开罗,跨亚、非两大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濒地中海。埃及主要宗教是伊斯兰教,最大的民族为东方哈姆族,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

历史人文篇

埃及拥有绵长的文明脉络,它是五大文明发源地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灿烂悠长的历史,赋予埃及傲人的文化遗产,金字塔、埃及博物馆、埃及神庙是其优秀代表。

△金字塔

金字塔,形状像“金”字,它是一种方底尖顶的石砌建筑物,是古代埃及埋葬国王、王后或王室其他成员的陵墓。它既不是金子做的,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宝塔形。由于它规模宏大,从四面看都呈等腰三角形,很像汉语中的“金”字,故中文形象地把它翻译为“金字塔”。

埃及迄今为止共发现大大小小金字塔约110座,其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当属胡夫金字塔,以及墓区内日夜守护着它的狮身人面像。

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公里的吉萨高地,又称吉萨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埃及式金字塔。

据一位英国考古学者估计,胡夫大金字塔大约由230万块石块砌成,外层石块约11.5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像一辆小汽车那样大,而大的甚至超过15吨。假如把这些石块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块,把它们沿赤道排成一行,其长度约等于赤道周长的三分之二。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估算,修建胡夫金字塔一共用了20年时间,每年用工10万人。

可以说,金字塔一方面是法老专制统治的见证,一方面也体现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甚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高度。

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又名司芬克斯像,位于埃及吉萨的金字塔区。此像高20米,长57米,若算上两个前爪则全长72米,面部长约5米,宽4.7米,鼻子长1.71米,嘴长2.3米,宽1.93米。它头戴“奈姆斯”皇冠,两耳侧有扇状的“那姆斯”头巾下垂,前额上刻着“库伯拉”(即cobra:眼镜蛇)圣蛇浮雕,下颌有帝王的标志——下垂的长须,脖子上围着项圈,鹰的羽毛图案打扮着狮身。

与金字塔一样,狮身人面也充满了神秘。关于其到底是由谁建造至今仍是一个谜,最初古埃及学家认为是胡夫法老,建造目的是为自己的金字塔守灵。但后来考古学家雷纳尔发现了一些该像与胡夫法老儿子哈夫尔法老联系的证据。由此,考古学家推断,石像有可能是胡夫的儿子哈夫尔法老下令修建的。

△埃及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是由被埃及人称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法国著名考古学家玛利埃特于1858年在开罗北部的卜腊设计建造的,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埃及博物馆于1902年正式对外开放,珍藏着众多自古埃及法老时代至公元6世纪的历史文物,收藏文物 30 多万件,陈列展出 6.3 万件,约占全部文物的五分之一,里面收藏的罗赛塔石碑和黄金面具均是不可错过的镇馆宝物。

罗赛塔石碑

罗塞塔石碑,高1.14米,宽0.73米,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

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这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罗塞塔石碑最早是在1799年时由法军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维耶•布夏贺在一个埃及港湾城市罗塞塔发现,但在英法两国的战争之中辗转到英国手中,自1802年起保存于大英博物馆中并公开展示。现在埃及博物馆展出的是复制品,较为粗糙。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为公元前14世纪时的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逝后所戴,发现于他的陵墓中。他的木乃伊发掘出来的时候,头部罩着一个黄金面具,这使他成为当代所知最著名的埃及法老,面具与真人的面庞大小相称,恰好罩在他的脸上。面具由金箔制成,嵌有宝石和彩色玻璃。前额部分饰有鹰神和眼镜蛇神,象征上、下埃及(上埃及以神鹰为保护神,下埃及以蛇神为保护神);下面垂着胡须,象征冥神奥西里斯。

△埃及神庙

埃及神庙是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埃及新王国时期的主要建筑形式。多以石块砌筑,包括带有柱廊的内院、大柱厅和神堂。大门前有方尖碑或法老雕像。正面墙上刻有着色浅浮雕。大柱厅内柱直径大于柱间间距,借以强化圣庙的气氛。建筑实例有卡纳克神庙、阿布辛贝尔神庙。

卡纳克神庙

卡纳克神庙始建于3900多年前,位于埃及城市卢克索北部,是埃及中王国时期及新王国时期的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太阳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也是古埃及最大的神庙所在地。

卡纳克神庙因为其浩大的规模而扬名世界,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撑的寺庙。形象地说,卡纳克神殿的体量可以装下一个巴黎圣母院,占地超过半个曼哈顿城区。在众多柱厅中,最大的一座由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一世、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三代法老鼎力修造,面积达103米×51.8米,共有134根圆形巨柱,中央12根最大,高23米,直径5米,柱顶呈莲花状,是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石柱。在门楼和柱厅圆柱上有丰富的浮雕和彩画,既表现宗教内容,又歌颂国王业绩,并附有铭文,是研究中王国和新王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考古遗迹。

阿布辛贝尔神庙

阿布辛贝尔神庙,位于埃及阿斯旺以南290千米处,是阿斯旺的重要旅游景点。公元前1300-前1233年,古埃及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建造了这座大型岩窟神庙,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了,也是新帝国的法老王时代最受保护的遗迹。

它坐落于纳赛尔湖西岸,据说名字来源于最早带西方人去到现场的向导(一个小男孩)的名字。神庙由依崖凿建的牌楼门、巨型拉美西斯二世摩崖雕像、前后柱厅及神堂等组成。太阳节奇观是其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神秘特色之一,在每年的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和登基日时,太阳光就会穿过60多米的甬道,直接照射在圣殿中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像,不偏不倚,这一景象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旷世奇观之一。

1966年因兴建阿斯旺水坝,神庙整体迁移至高出河床水位60余米的后山上,是世界文物建筑保护方式的成功尝试。遗憾的是,每年两次的旷世奇观至此消失。

自然风光篇

埃及被誉为“沙漠中的金色国度”,其95%的地区被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所覆盖,可以说,埃及是一个与沙漠共生的国家。接下来,请跟我一起深入到埃及的无垠沙漠,去看看那里是否有不同的精彩,并一起找到那片沙漠中的绿洲。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黑白沙漠

黑白沙漠位于开罗西南370公里的拜哈里耶绿洲,被誉为“不属于地球上的风景”。这是一片奇特的沙漠,虽然是撒哈拉的一部分,却与之截然不同。这里的沙漠,一处黑,一处白,黑白分明,黑沙漠犹如火星表面,白沙漠如雪般白净,带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

黑沙漠

黑沙漠位于远古时期的海底火山地带,因此这里被一层黑色火山物质所覆盖,呈现出黑黄相间的景象。火山喷发的黑色物质,粗如石块,细如沙,因而形成了现在的黑沙漠。登上黑沙漠的高处,整个黑沙漠一览无余,仿佛身处火星。

白沙漠

白沙漠位于费拉菲拉绿洲,这里仿佛是另一个星球上的白雪世界。白沙漠史前是一片汪洋,而今却成了地球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白沙漠因沙海中风化的白色石灰石而形成,白色细沙绵延至地平线,一望无际。在这里伫立着经过数百万年风蚀而形成的奇形怪状的白垩岩,有的形如骆驼,有的形如雄狮。除了沙漠的奇幻景象,随时可能出现的单峰骆驼、沙漠大耳狐等野生动物,也常能给到访的游人带来惊喜。

△沙漠深处的世外桃源——锡瓦

锡瓦在行政区划上隶属埃及西北部的马特鲁省,位于低于海平面20米至30米的洼地中,长10公里,宽6公里至8公里。椰枣、盐湖、温泉、沙疗……小小的锡瓦绿洲得到了大自然特别的偏爱,埃及人称它是“悬挂在天边的世外桃源”,国际环保组织则将它评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锡瓦之泉

锡瓦的泉水也十分有名。历史上,这里就是有名的“泉城”,现在,锡瓦仍有大大小小2000多处泉眼。泉水从几百米的地下深处自然流出,加之这里从来没有受到过任何工业污染,所以泉水清冽,甘甜可口,质量极佳。正是由于锡瓦清澈的泉水,才浇灌出埃及质量优良的橄榄树和椰枣树。此外,锡瓦出产的“锡瓦牌矿泉水”在埃及口碑极佳,是矿泉水中的佼佼者。

锡瓦之湖

除了泉水,锡瓦还有一些独特的盐湖,这里盐湖水的含盐量高达95%,有“埃及死海”的美誉。一个人即使不会游泳,也没必要担心,高浓度的含盐量使人不可能溺水。由于盛产盐,锡瓦小镇的居民长期以来一直都用盐建造他们的房屋。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