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龙河生态艺术小镇的建筑古朴典雅。杨华锋 摄
长沙3月30日电(记者付宇)几年前被列为“省级贫困村”的这个贫困偏远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周边城市群众喜爱的休闲观光地,并被评为全国生态宜居示范村。29日,20余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来到这个故事发生地长沙县果园镇寻龙河村,聆听致富带头人刘忠辉讲述这个村庄的转型故事,亲身感受新时代的“山村巨变”。
位于长沙县东北部的寻龙河村,耕地稀少,“七山两河一亩地”,村民世世代代的梦想就是脱贫致富。就在村民们思考如何突破贫困壁垒时,在外创业成功的当地人刘忠辉8年前毅然回到村里,开启了一场乡村建设改革——打造总占地面积1.4万余亩的寻龙河生态艺术小镇。
木屋酒店造型独特,与自然融为一体。杨华锋 摄
改革从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入手。“我们做了三件事,推动村民集中居住、土地集中流转、环境集中整治。这过程中,民主决策是关键,充分听取村民意见,群众不同意的事坚决不做。”寻龙河村党委第一书记刘忠辉指着小镇沙盘模型向华媒记者介绍。
按照刘忠辉的构想,小镇应该是一个既有城市文明,又有“山有水、乡有情”的城市化村庄,但一开始,让辛苦打拼的村民相信他的梦想并不容易。
为实现村民集中居住,刘忠辉组织设计了几十套安置房方案,让村民自主选择想住的房子。有的村民说,住惯了分房,就把高楼大厦改成“前有院子、后有店面”的小西式楼房;有的说,想吃自己种的菜,就把房旁的50亩耕地规划成景观菜园,保证家家户户都有菜地……
乡村资源盘活后,社会资本也来了。如今全镇已累计投入近15亿元,首批80户农民搬进新居,村活动中心、农贸市场等一批公共项目建成,生态、文化、教育、医疗、旅游五大产业正在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一个具有浓郁民间风情的生态艺术小镇初具规模。
产业发展给农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富裕。“目前,各类产业带动当地村民就业300多人,年人均增收5万至10万元。”更让刘忠辉欣慰的是,一些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开始返村。
村民黄建国算了一笔账:以前他在外打零工,扣除吃住,钱就所剩无几了。如今他回村发展,有土地流转收入、村里产业分红、别墅安置房租金,儿子、儿媳也成了村里的产业工人,每年收入十几万元。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长沙寻龙河村,追溯当代“山村大变局”的故事。杨华锋 摄
造型独特、与自然和谐融合的木屋酒店、白墙黛瓦、古色古香的联排别墅、绿草如茵的乡村亲子主题公园……穿行在这座城市与繁华相交融、繁华与宁静并存的诗意小镇,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放慢了脚步,细细打量着这里的每一个细节。
巡龙河村的转型故事将通过来访的华文媒体得到广泛传播。“以刘忠辉为代表的致富带头人的大局观和改革创新精神,树立了基层干部的新形象,这也是我文章的一个重点。”日本关西华人时报记者孟令华说。
据悉,寻龙河村的发展模式还引起了当地一位知名作家的关注,他将以此为蓝本,创作一本名为《新山乡巨变》的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