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题为《北京,为什么没有大家说的那么繁华?》的文章,引起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的共鸣。
本文通过对北京与其他大型繁华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因为路网密度太低。北京路宽、路网稀疏,而东京、纽约、香港路窄、路网密。后者有利于打通微循环,促进商业繁荣,增加资本渗透。”
为了证明这一点,文章提供了很多对比图,比如下面这张同一比例尺下的北京与纽约的道路网络对比图。
这些图景很有说服力,但在经过短暂的认同之后,这个观点就受到了LC的质疑,他认为:
“要不是我刚好去过(这些城市),我肯定被这篇文章忽悠了。(北京)感觉没那么繁华,那是北京气候和城市建设的问题。但文章里把北京主干道和其他城市的老街、商业区对比,就有点扯淡了,根本没法比较,也不客观。老城区人满为患,是因为很早就规划好了。有了大环路,老街就没人去,自然也没那么拥挤。作为一个经常从北京往东穿越的人,我只选择半夜直走。因为小街真的太堵了。小街、大环路的开通情况没有罗列,作者都是根据坐公交车的时间得出结论,尤其是文章后半段,作者先得出结论再找证据,用意很奇怪。” 但不管什么街区,人多的地方都是赌博,就像纽约和东京一样。北京不繁华是因为气候太差,灰蒙蒙的。上海、深圳路网密集,马路宽阔,繁华感是有的。但文章有一点说得对,视觉上,小路当然容易让人有亲近感,也更容易停留。这也是马甸桥下的高架桥无法开发,让人无法停留的原因。这已经是第n次看到这种景象了,而且越来越强烈。”
这个疑问的声音提醒我,交通可能不是原因,而是其他更深层次原因的结果。于是,另一个问题出现了:
北京路网密度这么低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原因或许更接近北京为什么不繁荣的问题的答案。
以下文字纯属个人观点,不构成严谨的分析和论证,仅想站在一个普通北京人的角度,探讨一下北京为什么不繁荣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我认为,城市规划建设是由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的,北京也不例外,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也是结果之一,所以北京不繁荣的根本原因可能并不是交通。
就我个人有限的经历和观察,我觉得北京相对于其他大城市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是中国唯一一个几千万人口的城市,完全依靠非制造业总部经济支撑,包括中央政府、国家行政体系的总部。
非制造业总部经济的特点是没有且不需要较长的下游供应链,属于高度轻量化,即便是北京的支柱产业如IT、金融等,其实也主要是总部+研发,很少涉及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活动。非制造业总部经济的下游供应链大部分是为总部运营提供服务的产业,这些服务业并不需要较长的下游供应链的支撑。
这与合肥引入京东方,带动一大批液晶产业下游供应链企业聚集合肥,进而带动合肥经济发展的模式有很大区别。
这些大型总部及其研发机构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高水平、高学历毕业生的需求强劲且持续,而这就需要有足够多的优秀地方高校作为支撑。
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其实深受当地经济模式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大多数情况下是后者塑造了前者。985、211高校在全国的分布基本与经济中心的布局相一致,虽然长春、重庆、西安等东北及内陆大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不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建国初期和三线建设时期,它们都是制造业重点基地,建设配套名牌大学是合理的。对于北京的各类总部来说,从外地招收应届毕业生并不难,但北京高校集中度更高,985、211高校数量居全国首位,而且经过几十年的磨合和塑造,北京高校在与各类总部对接上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人才培养模式和输送人才的渠道也比外地高校更有优势。 这种隐性的区位优势,是京外高校难以超越的。
所以北京有两个东西是全国第一的,一个是高水平总部的数量,一个是高水平大学的数量,这两个东西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但这种闭环的链条非常短,几乎没有向更多下游产业辐射的能力,无法支撑庞大的下游产业人口,城市经济、城市文化也难以找到繁荣生长的土壤。
北京的交通和城市规划也都是面向总部经济的,即便是上地、后厂村这样以纯粹的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精神著称的地方,整体规划依然带有主城区的深刻烙印,甚至是翻版:以各大公司气势磅礴的办公大楼为基本地理单元,宽阔的道路连接着大楼。当然,早晚高峰的拥堵和市中心如出一辙。
在北京,一旦离开总部聚集的主城区和IT产业带,给人的感觉就和四省普通城市的郊区差不多了。
不同之处在于北京的山区。
虽然总部经济无法直接带动偏远郊区县形成规模化的下游配套产业,但在各类总部就职的高净值人群产生的消费溢出效应,却深刻影响了北京郊区乃至河北秦皇岛、山东日照、辽宁东戴河等地的房地产经济。近两年,由于北京休闲旅游消费频率和层次明显加快,在自然风光优美的偏远郊区县乡村,高端民宿、精品景区发展迅猛,不少地区甚至形成了规模经济,开始整体淘汰低端农家乐,对前些年主要针对北京富裕阶层的京郊旅游地产形成了愈发明显的替代效应。
这些是北京经济结构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北三县房地产的没落,其实也证明了总部经济很难通过延伸产业链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如今,北京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迫于成本压力,纷纷迁往西安、成都、武汉、重庆等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但劳动力和房产成本更低的内陆城市。北三县的购房群体正在逐渐消失,房地产的没落也是情理之中。
讨论北京的交通时,焦点往往放在城市核心区,但放眼整个城市,我们会发现,在《北京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中,生态涵养区面积极大,未来不太可能出现有影响力的产业。北京的发展仍然围绕总部聚集的核心区和主城区,其他规划为新城的区域,尚未看到形成超大规模产业集群和新经济中心的可能。
在可预见的未来,北京仍将是一个以中央政府和各类总部为核心的城市,北京的城市建设、交通、商业、文化等各方面仍将为这个核心服务,这种经济模式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简单解释一下,北京可以算是一个超大规模、超高端的总部基地。基地内庄重、华丽、庄重、现代的办公区隐匿在大园林景观中,散落的雅致商业以含蓄、恰当的方式点缀其中,避免过度商业化破坏盛大的仪式感。每一栋总部大楼不仅体量庞大、气势磅礴,而且自成体系。基地内的市政建设有其严格的秩序和规矩。总部大楼相对于基地核心区的位置取决于其层级和重要性,自然呈现环形布局。这种布局也塑造了基地内的道路规划,总部之间由宽阔笔直的道路、环路连接,一些核心路段还承担着交通以外的重要礼仪功能。
这样一看,你能理解为什么北京并不像大家说的那么繁华吗?
北京虽然算不上繁华,但依然是一座有着独特魅力,甚至能让人放弃繁华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