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攻略游记

“窄而安全”的玻璃栈道,惊险刺激栈道玻璃厚度

2011年,张家界天门山景区修建了一条全长60米、最高海拔1430米的玻璃栈道,宣传堪比美国大峡谷玻璃栈道。玻璃栈道是一种独特的景点,可以让游客体验到半山腰空中行走的刺激感,因此吸引了众多游客,也让张家界天门山火爆网络。

近三年来,北京平谷天云山、河北涞源白石山、江西上饶灵山、云南大理苍山石门关等景区都引进了玻璃吊桥、玻璃栈道。很多游客到景区,就是为了走一走玻璃吊桥,拍几张照片、录几个视频发到朋友圈,玻璃栈道成了不折不扣的“网红”。

但近日央视的报道显示,近期多家玻璃桥景区因安全事故频发而停业,仅河北省就有24家景区32个玻璃桥项目停业一年半。这样的人造网红景点还能继续火爆吗?

2015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开展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的通知》,推动景区门票价格下调。随着门票价格的下调,景区利润自然下滑。2019年上半年,张家界、桂林旅游、黄山旅游净利润分别下降59.01%、66.16%、23.19%。

由于景区无法提高门票价格,只能发展其他设施,通过周边服务和特色服务创收,即由门票经济转向全域旅游模式。景区开始出现各种收费人造设施,包括玻璃栈道、高空秋千、玻璃滑梯、高空跳板、玻璃球摇椅等,都是名副其实的网红人造景点。

这些人造网红景点的特点是,在很多著名旅游城市和景区都能看到,而且非常相似,很多人排队拍照。它们走红的功劳,恐怕要归功于社交媒体。抖音上,与玻璃栈道相关的视频播放量接近3亿次,视频数量超过3万条。小红书上,与玻璃栈道、玻璃桥相关的笔记也有1万多条。

这些高度同质化,但能吸引游客,为景点带来收入的人造景点,是否值得推广?

栈道玻璃安装教程_玻璃栈道_栈道玻璃厚度

我对“网红”一词并无偏见,网络上流行的很多东西确实新奇有趣,但也隐约与“快餐文化”扯上关系,大部分人造景点也摆脱不了网红老路,有红就有名,有冷门也有冷门。

第一,很多在社交平台上看起来很美的景点照片只是“仅供参考”,景区设施本身除了拍照功能外,并没有太多的增量价值。为了出名而来的游客要么失望而归,要么就是排队、拍照、发朋友圈,然后打卡。还会再来吗?这个问题没必要问。

其次,人工景点是否会对景点原有的风貌造成影响?比如高空秋千、玻璃栈道等设施是否会让游客身临其境,获得不同的观赏角度?还是说新建的设施会破坏景观?人工景观会不会同质化太高,从而抹杀景点的个体差异?

当然,这些问题虽然值得探讨,但并不是关键。真正的关键在于,快速发展的人工景观存在极高的安全风险。跟风而快速建成的设施质量,能否承受住巨大的游客流量?在游客体验设施惊险刺激、景区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游客的生命安全真的有保障吗?

据报道,2019年8月,青岛零点水平景区玻璃栈道开了一个大洞,险些导致两名幼童坠海。2019年6月,中新社报道,贵港市平南县安怀镇佛子岭景区,多名游客不慎冲出玻璃滑道护栏,导致一人死亡,六人受伤。一位业内人士曾向北京青年报记者透露:“玻璃滑道这几年刚刚流行起来,大部分投资建设团队都是半途而废,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滑道的建设过程“完全靠经验和判断,没有数据支撑。”

也就是说,你以为安全的景区其实真的很危险——存在安全隐患,设计可能有缺陷,施工单位可能不专业。现在监管终于来了,这些热门景区和设施停业也是情理之中。当然,关停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游客需要放松,景区需要赚钱,那么相关部门就要建立行业规范,完善建设审批流程,并负责任地进行监管。至于我们这些普通游客,不管以后发展如何,在热门景区尚未成熟之前,打卡还是谨慎为好。

(作者为媒体人)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