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乡村旅游强势崛起、快速发展,成为一大亮点。不少只重政绩、不重经营的乡村模式面临更加“空洞”的局面,但也不少实现了转型、实体升级,实现了旅游村、产业村,带动了农村人口返乡、收入大幅提升。其背后的经营管理模式+创意,正发挥着越来越独特、显著的作用。
1.如何打造美丽乡村
1. 文化创意产业
将文化创意产业引入乡村是实现乡村转型的另一种方式,其意义在于通过场景重构,在乡村形成新的产业链。
在这方面,拥有大量古村落资源的福建省做了大量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引导和促进当地居民参与
例如,屏南双溪峡下古村落引入艺术教育团队,在当地实施“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艺术教学活动,仅用8个月时间就培养30名村民成为“画家”。
实施差异化文创运营模式
龙岩市培田村通过举办春耕节、培养民间技艺传承人、建立特色工坊等方式,传承染织、剪纸、山歌儿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古村落“活”起来。
产业融合发展
南安市关山村开展“游古民居、品有机茶、吃农家菜、住洋楼”活动,将乡村旅游与有机农业、经济林种植、餐饮住宿等不同业态相结合。
构建纵向延伸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仙游坝下村拥有3万名能工巧匠、600家手工艺企业,形成了由手工艺人、雕刻师、木材商、经销商、工艺产品等构成的产业链条。
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在于赋予乡村“场景”,而这些“场景”是可以被消费、可以被商业化的。文化创意产业进村,挖掘开发乡村历史传统、建筑形态、传统工业文化等资源,创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既可以保护传统的文化形态,又可以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2.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农户+农户”模式
这是乡村旅游初期的商业模式。在远离市场的村落,农户普遍对企业涉足乡村旅游开发抱有一定顾虑,甚至有抵触情绪。大部分农户不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或土地交给企业经营,担心稍有差池就会“坑”自己,对那些“示范户”更加信任。在这些山村,通常是“先锋户”最先发展乡村旅游并取得成功,在他们示范的带动下,农户纷纷加入到旅游接待的队伍中,向他们学习经验和技术,经过短暂的磨合,就形成了“农户+农户”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规模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原汁原味,游客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体验到最地道的当地风俗文化。但由于受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的影响,对旅游的带动效应通常有限。在当前乡村旅游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具有短平快的优势,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由于自身实力较弱、规模有限,往往注重揣摩和迎合游客心理,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服务。
“公司+农户”模式
该模式吸纳当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在开发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农户的闲置资产、剩余劳动力、丰富的农业活动,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同时通过引入旅游公司的管理,规范农产品接待服务,避免不公平竞争损害游客利益。
这一模式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第一,公司或投资商与农户的合作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受投资商实力影响较大;第二,农户的知识水平、素质、服务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在内部管理上,如何分流、分配游客是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之一。
“公司+社区+农户”模式
这种模式应该是“公司+农户”模式的延伸,社区(如村委会)搭建桥梁,公司先与当地社区合作,再通过社区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公司一般不直接与农户合作,而是与社区联系。但农户的接待服务和参与旅游开发,必须经过公司的专业培训,并制定相关规定,规范农户的行为,保证接待服务水平,保障公司、农户和游客的利益。这种模式有利于通过社区纽带,协调沟通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克服公司与农户因利益分配而产生的矛盾。同时,社区也能对公司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保证乡村旅游规范有序发展。
企业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快、起点高、发展规模大,只要思路正确、管理科学,乡村旅游发展很容易快速走上有序发展的道路。
公司模式比较适合乡村旅游起步阶段,随着农户的关注和参与,这种以公司为主要受益者的模式将难以适应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农户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参与者,其积极性不容忽视。但如果采用公司模式,农户很难从旅游收入中获得应有的收益,收益只能通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来获取。
乡村旅游的收入来源是公共资源,这本该是农民共同的公共资源,但这些公共资源利用的最大受益者却是旅游企业,当地农民很难得到相应的收益,还要承受旅游发展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这种资源与收益的严重不平衡很容易引起农民的不满。
股权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合作的形式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按照各自的份额获得相应的收益。按照旅游资源的产权,可以将其定义为国家产权、农村集体产权、村民小组产权和农户个体产权四个产权主体。在开发上,可以以国家、集体、农户个体三方合作的形式进行。这样,旅游资源、特有技术和劳动力就转化为股权,其结果一般是按股分红和按劳分红相结合。对于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旅游设施建设与维护、乡村旅游拓展与再生产等公益机制的运作,企业可以以公益基金的形式对其进行投入。
这一模式有利于乡村旅游规模化、高档化发展,特别是通过股份形式,扩大农村集体和农户的经营份额,有利于实现农户参与方式的深层次转变,从而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到其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保护中。
“政府+企业+乡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势,通过合理的利益分享,避免过度商业化,保护本土文化,提升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从而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种模式各级责任明确,有利于激发各自的潜力,形成“棋局”思维。具体来说,政府负责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乡村旅游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营;农民旅游协会负责组织村民参加地方戏曲演出、导游、手工艺制作、住宿餐饮等,并负责维护和修缮各自的传统民俗风情,协调公司和农户的利益;旅行社负责市场开发,组织客源。
“政府+公司+农户”模式
从目前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看,这种模式的本质是政府主导下的“企业+农户”:即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各级县乡政府、旅游主管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县域旅游总体规划确定开发地点、开发内容和时间,发动当地村民实施开发,开发过程中政府和旅游部门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引导。由当地村民或村民与外来投资者共同组建乡村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企业化方式经营旅游运营管理,利润由村民(乡村旅游资源所有者)和外来投资者按一定比例分成。此外,村民还可以通过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获得收入。这种模式减少了政府对旅游开发的投入,使当地居民真正受益,也降低了旅游管理部门的管理难度,因此是一种可行的乡村旅游运营模式。
个体农场模式
个体农场模式是由规模化农业个体户发展而来,以“旅游个体户”的形式出现,通过对其经营的农场、果园进行改造,建设旅游项目,成为能够完成旅游接待、服务工作的完整旅游景点。通过个体农场的发展,吸纳附近闲置劳动力,通过手工艺、演出、服务、生产等方式加入服务业,形成以产带动、以群带动的发展模式。
2.案例研究
1. 乡村建设不只是怀旧
莫干山民宿如何实现年营收3.5亿?
莫干山镇位于浙江省德清县,距离上海约两小时车程,民宿产业星罗棋布地散布在翠竹林间。
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莫干山镇精品民宿数量近百家,直接营业收入3.5亿元。当地民宿价格动辄数千元一晚,有的甚至达到三四千元一晚,旺季时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
和现在的繁荣相比,十几年前的莫干山镇完全是另一个样子。虽然莫干山风景区位于其境内,但当地并没有享受到太多的旅游经济红利。作为水源保护区,莫干山区域内的污染性产业全部被清理出局,除了小规模养殖和零星的农家乐,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2004年,南非商人高天成在一次旅行中发现,莫干山乡村的宁静非常适合城市居民休闲度假,而低档的农家乐却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高天成认为这是一个商机,于是他租下了一个村子里6栋破旧的老房子,经过精心设计,改造成“洋农家乐”。
高天成认为,莫干山的农家乐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融为一体,通过旧物再利用、空间设计,满足中高端人群的休闲度假需求。此后,他陆续将老房子出租,打造出“裸心乡”等既有设计美感又保留当地元素的精品民宿,吸引了不少游客入住。
高天成的尝试为莫干山开辟了新的产业,不少投资商纷纷效仿,在这里兴建精品民宿。曾经空置、荒废的破旧老屋,重新焕发出生机。近年来,中高端消费群体中兴起的“逆城市化”生活方式,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莫干山。
在民宿业的带动下,莫干山农家乐的租金每年都翻一番,除了租金收入,一些当地村民还在民宿当服务员,此外,村民种植的蔬菜、水果每年都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供应给民宿。
在整个民宿行业的发展中,当地政府也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德清县政府把精品民宿确定为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方向之一,并在旧房改造方面给予了相对宽松的政策。2015年5月,德清县出台了全国首个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有计划地引导民宿差异化发展,并成立了莫干山民宿学院,为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的民宿课程培训。
投资方、村民、当地政府的有效结合,让莫干山民宿成为乡村创新发展的优秀典范。2016年10月,莫干山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2. 袁家村:缺山缺水,但发展越来越大
人口:62户286人,土地面积660亩;
1.以村民为主体协调发展;
2、独具特色的关中“农家乐”旅游开辟了发展新天地;
3、总体开发投资约1亿元,其中村集体和村民投入6000-7000万元,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的袁家村民返村;
4、市场定位比较典型。
礼泉县岩下镇袁家村地处关中平原,全村62户286口人,土地面积660亩。这里山少水少,自然人文条件并不突出,并不是政府扶持的“典型村”。但村干部带领村民想办法、想办法,齐心协力,以独具特色的关中“农家乐”旅游开辟出一片发展新天地。
袁家村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不断创新产业形态。在村干部的带动下,袁家村先是打造个体农户经营的“农家乐”,后来又打造特色小吃街,吸引特色餐饮、旅游产品等资源,提升乡村旅游水平。随后,打造“月光下的袁家村”,发展酒店住宿、酒吧等夜经济,还通过成立股份公司、让群众投资,实现“全民参与、共同富裕”。
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不少外出打工的袁家村村民返村。2007年,不少村民的收入比外出打工时增加了10倍。据村干部介绍,现在每户人家一年能挣20万元,当年外出打工的20多位年轻人几乎都回村发展了。袁家村还带动了周边10个村的发展,吸纳了2000多人来村务工。
3.昔日的光棍村如今已成为最美村庄
2012年以前,八角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全村120户人家几乎都住着破瓦房、茅草房,环境脏乱差,农民收入低于全镇平均水平。“全村119户人家,光棍就40多个。”“光棍村”这个说法,一度让村民和村干部头疼不已;“要么醉醺醺地打牌,要么矛盾不断,外地人连村子都不敢进。”曾担任八角村村民小组组的南板村党支部书记高勇坦言,村民缺乏发展动力,没有上进心。以低效产业为主的八角村,还没有显露出致富的迹象。
改变发生在2012年。这一年,白沙把八角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采取农户出一点、政府出一点、银行贷款一点、集体补贴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方式,共计投入3000多万元对整个村庄进行了大改造,让每户人家都住上了143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整齐的林荫村道取代了泥泞的土路,彻底告别了每到雨季村里满是泥泞、污水横流的日子。
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也美化了村民的心灵。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村民开始主动外出务工,村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接触的人也更多了,40多位新新娘陆续出嫁——“光棍村”成为历史。
八角村村民借力邦溪镇整体发展,开办民宿,成立八角村休闲观光农业合作社,带动全村村民投资兴业,以旅游为生。
依托八角村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该村成立了八角村休闲旅游农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参与旅游开发。此外,八角村还整合资金1460万元启动休闲农庄建设,打造集民宿、餐饮、自驾、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休闲园,去年使该村增加旅游收入15万元。
经过四年多的建设,2015年10月中旬,农业部公布了2015年度“中国最美休闲村落”名单,八角村被列入“特色民俗村”,成为当年海南西部唯一入选的民俗村。
(四)反思案例
龙头村:山清水秀,商贸萧条
人口:846户,3176人,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00亩;
在政府主导下快速进步;
经过2012年的繁荣时期后,从2013年开始逐渐变得冷清;
旅游业尚未做大做强,其他产业也未形成规模,土地流转后农民很难找到其他致富途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在外务工,缺乏市场引导和产业带动,发展缓慢。
走进位于陕西、湖北、重庆交界处的安康市平利县龙头村,一眼望去,“白墙绿瓦、马头墙、格子窗”的徽派民居与青山绿水的秀美景色相得益彰。龙头村共有846户、3176口人。全村面积35平方公里,有耕地3900亩。龙头村距县城5公里,距省会西安五六个小时车程。
事实上,三四年前,政府就积极推动龙头村的发展,龙头村迅速建成了仿古街、秦楚农耕文化园、观光茶园等特色景观,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然而好景不长,龙头村在2012年繁荣过后,2013年便渐渐冷清起来:除重大节假日外,这里几乎看不到什么游客。早先建成的酿酒、豆腐等10个具有当地特色的作坊,有三四家已经倒闭,仿古街两边的商铺也基本成了“摆设”。一位村民说,虽然建起了特色民居,但赚钱的门路并不多,“带动不了经济发展”。
据龙头村当地村民介绍,龙头村核心景区面积约9平方公里,涉及550户,其中约90%的农户已流转土地,总面积约2000亩,目前流转费约750元/亩。
但由于旅游业尚未做强,村里也未形成其他规模产业,土地流转后农民很难找到其他致富途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在外打工。村民蒋宏伟感叹:“政府创造了好环境,如果大家都走了,就失去了意义。”
成功故事背后的思考
1.准确定位,因地制宜,打造适合自身需求的文化和体验链接;
二是全民创业,把大家的利益捆绑成一个产业链,形成餐饮、住宿规模,同时通过合作社,对优势项目进行股份制经营,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3、通过旅游带动传统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议价能力。
案件背后思考
一些地方发展乡村旅游不考虑客观实际,认为“只要是村庄,都可以发展乡村旅游”,对投资开发项目没有进行科学论证和规划,忽视了交通、吃住、民俗文化、产业结构、原住民利益等重要因素,最终导致投资项目没有变成财富,反而成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