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修仙题材游戏为何成为游戏圈的“易攻城池”,玩家纷纷挑战?,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受中国古典文化以及当代武侠玄幻网络小说、甚至影视剧的影响,玩家对这一题材抱有高度持续性的热情自然有理有据;而对于游戏产品而言,现如今这种上到老牌游戏公司,下到独立游戏团队纷纷投身其中的举动,放在修仙这样一个一直以MMO/ARPG玩法为特征的经典传统的题材上,多少都有些奇怪。
大人,时代变了
说起修仙也好,仙侠也罢,对于很多玩家来说,脑子里第一个会想到的游戏很大几率会是一款MMO。直到2013年前后,MMO不论是在端游还是在网页游戏上,市场份额依然可以达到近70%。而修仙则是当时庞大的MMO市场中比较具有 代表性的一种题材和玩法。修仙和魔幻、传奇游戏一起,共同组成了游戏买量市场的三巨头。
的确,早在2010年前后,当时的MMO完全可以满足那个时代玩家的要求,现在手游的各种玩法和卖点,不管是养成、PVP、多人协作甚至是社交属性,玩家都可以从一些优秀的MMO中找到。
近几年“买量圈”修仙游戏的代表作《青云诀》
并且在技术实力上,由于MMO游戏一般都有着庞大的世界观,与之相匹配的就是MMO游戏巨大的地图场景和数量众多的NPC。不论是丰富的系统还是宏大世界观下的世界和众生,这些都使得要开发出一款优秀非换皮的MMO游戏,对于游戏开发商而言在技术和经验、甚至资金上的要求,远高于同时代其他类型游戏。
不过这种修仙MMO的高门槛,强竞争换来的并不是各大厂商潜心钻研新的技术,或者是开发新的玩法。就在原先那些有能力做MMO的大厂在进行技术的变革和资本的积累的时候,一种本就缺乏研发水平,严重依赖产品换皮,买量营销的小厂,依然在各种换皮滚服,捞一笔就走。
刻在大中华道友们骨子里的修仙
随着技术的革新,以及玩家的变化,原先代表着游戏玩法和技术制高点的MMO游戏,最近几年确实有所失宠、跌落了神坛,没能力转向次时代画质、超大开放世界架构的游戏研发商们纷纷掉队。
在一年数百款MMO游戏的饱和洗脑下,新一代的玩家早已不像很多70、80后中年玩家一样对普通水准的MMO充满热情了,即使他们要玩也是天刀、天谕这样能捏脸、能旅游的表现力顶级大作。
新一代玩家如果喜欢养成,有各种养成模拟类游戏比MMO做得更仔细,更真实;如果喜欢PVP对抗,各种MOBA、FPS游戏在这一方面做得更好;在技术上,各大3A主机游戏才是年轻一代玩家心中技术的标杆;要想养老婆,有一堆二次元游戏、甚至霸道总裁/后宫游戏可供选择。而在社交属性上,作为原生的互联网居民,能够取代MMO甚至是游戏的东西也实在太多了。
就这样,MMO原先留给中国玩家的优势和强项,逐步被非大厂的大量平庸型MMO败光,而大厂也陷入了创新无力的窠臼、且高品质MMO产能不足,玩家主动选择MMO的理由自然就少了很多。
并且,很多MMO游戏对于玩家钱包的要求相较于MOBA类游戏会高出很多,对于目前普遍在30岁以下,面对着高额的生活成本和激烈的升学压力的玩家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虽然修仙游戏自上一个“山海经、吞鲲”浪潮之后,买量市场出现爆款卡壳、市场短暂地沉寂了一会儿,但对于腾云驾雾,上天下海的热情,是自吴承恩撰写《西游记》以来,刻在很多中国人DNA里的东西。而现代丰富繁荣的网络文学,更是成为了这一份修仙梦最好的温床。中国人对于神仙的热情从未沉寂。
新的需求,新的技术,广阔的市场,以及老产品的退后,为修仙题材的变革提供契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鬼谷八荒》《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一念逍遥》等新一代,将放置、割草、Roguelike等玩法与修仙和MMO融合的游戏也就出现了。
玩家写长文表达自己对鬼谷八荒的喜爱
这些不靠领先于时代的技术、不靠名声大振的IP,而是依靠对于仙侠世界的还原、优秀的玩家游戏体验等软实力获胜的产品,也对游戏市场放出了信号,转世重生后的修仙游戏短时间内不再是一个研发高门槛,高要求的题材,修仙的玩法也不再千篇一律都是MMO,即使是独立游戏团队,依然可以在这国民级的题材下面,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创造新的爆款。
在有着丰富的网络文学作品作为备用素材库国内,修仙题材似乎就变成了一个供人使用的软柿子了。
及格容易优秀难
《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鬼谷八荒》《一念逍遥》等游戏能够成功,自然有很多自身因素,玩法创新、内容还原等,但不可忽视的一个外部原因就是,喜欢修仙的中国玩家已经太久没有被一款“不一样”的修仙游戏满足了,这份回归真实仙界的懵懂,和玩法变化带来的新奇,在玩家中广为流传,从外部推动了这些游戏的成功。
但在GameLook看来,玩家对于修仙的标准却从未下降,看过、体验过无数游戏、动画,读过各种网络小说的玩家们可太清楚修仙该是什么样子,自己想要怎样的修仙体验了。如何还原修仙世界中的各种环境,如何让玩家切身感受到自己从炼气期一路向上的变化,都对游戏开发商提出了不小的考验。
不仅如此,如果说如何还原修仙体验,游戏厂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总结出自己的经验,那么怎么带给玩家新的感觉就是决定一款修仙游戏是及格还是优秀的重要标准。这种新鲜感可以是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故事带来的,当然作为一种互动的艺术,更直接的是通过玩法的融合和创新。
一款游戏爆红,会产生跟风和模仿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修仙游戏山海经、蜀山、仙剑的三大经典标志一样,至今这些全新的修仙游戏依然会有一些老游戏的影子,毕竟这些同样也是国内仙侠文化的代表,但是如何老树开新花,从来都不是一件门槛降低了就会变得更加容易的事情。
先满足自己,再满足别人
修仙游戏这种变化未来仍然会继续,与修仙游戏不分彼此的仙侠和武侠等,同样也会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比如最近两年出现的《模拟江湖》《影之刃3》《我的侠客》他们都从叙事、核心玩法、世界观架构上革新了武侠游戏的表达方式。
虽然变化对于很多既有的成功者来说是很痛苦的事情,但修仙游戏在变化之后广受中国玩家好评,从这个层面看显然是走对了方向。
未来肯定还会有同质化的产品出现,但是门槛的降低就会使得新鲜的血液更加容易进入,更多创新和精品化差异化的产品会涌现,届时国内玩家长久以来对于修仙游戏的需求才会真正得以满足。
更重要的是,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力量之一,国内的修仙、武侠等网络小说、漫画借由各大平台,已经获得了初步的关注,未来修仙游戏在中国厂商大量出海的裹挟下,也必然会在海外形成更大的影响力。
让修仙如指环王一样、成为世界级的文化现象,这不仅是玩家的梦也是中国游戏开发者的梦。
用户评论
其实我也觉得最近修仙游戏的市场有点饱和,题材千篇一律,创新不足也是让玩家逐渐麻木的原因吧!希望以后能够出现一些新颖的玩法,或者更丰富的剧情故事线。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看这个游戏叫做“软柿子”,我可是从小白一直玩到老六!各种门派之间的斗争,各种逆袭故事都太精彩了!而且操作简单,新手也很容易上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它是软柿子我觉得不太合适,毕竟有很多玩家都是深度体验这款游戏的,例如我本人就喜欢收集各种装备打副本。虽然游戏画风偏卡通,但整体玩法还是很丰富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玩了一段时间修仙游戏,确实感觉最近越来越难进步了。各种充值卡和限时活动,你得不停氪金才能跟上进度,真的很累人啊!还有那些挂机脚本玩家,纯粹就是欺负不氪金的玩家...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种说法有些片面,不同的人玩游戏的目的也不一样。有些人只是想找点休闲娱乐,享受游戏的乐趣;而有些人则更注重游戏中的竞技和社交互动,各有各的喜好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什么说修仙游戏是“软柿子”?是因为玩家可以随意挑战它?还是因为它太容易被各种外力影响?需要具体解释一下啊,不然我很难理解这个说法。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很多时候这类游戏的成功就是靠着这个“软柿子”的形象吸引人!大家都想一试身手,体验穿越到修仙世界的感觉。游戏本身要做的就是把玩家带入其中,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乐趣!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吧,“软柿子”只是个代号,用来概括这类游戏的易被操控性吧,毕竟很多时候你玩这种类型的游戏中,只要氪金足够多,就能拥有强力实力,不然后面各种挑战就太难过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什么说修仙游戏是“软柿子”? 这个说法我理解不了, 可能是因为玩家可以随意挑战它?还是因为它太容易被各种外力影响?希望作者能具体解释一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玩过很多款修仙游戏,确实有几个优点:剧情演绎精彩、画面精美、玩法多样化。但是也有缺点:氪金压力大、更新频率低、服务器问题频发!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现在修仙游戏的市场竞争的确很大,很多人都在模仿,所以说玩家对于这种类型的游戏可能已经产生了一些审美疲劳吧,希望开发商们能够多想想创新点!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觉得这个说法没那么准确,“软柿子”的形象听起来不太适合用来形容一款修仙游戏。也许是说这款游戏容易被玩家操作和改变?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玩过很多种类型的游戏,但还是比较喜欢这类题材。虽然说这种类型的游戏市场竞争很大,但依然有很多优质的游戏作品值得体验!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游戏开发商更多的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才会开发出越来越多的类似风格的游戏作品,“软柿子”也就是个顺口溜的意思吧,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含义。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修仙游戏是“软柿子”,是因为它更容易被玩家操控和改变吗? 这种定义感觉有点片面。 要真正评价一款游戏的好坏,应该是根据它的画面、剧情、音乐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修仙游戏的吸引力在于其世界观设定和文化底蕴,能满足玩家对仙侠奇幻的幻想。但是最近很多游戏的创新不足,过于强调氪金元素,反而损害了游戏的体验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让我好奇, 作者想表达什么?是说修仙风格的游戏更容易被玩家“摧毁”吗?还是因为它过于容易被商业化运作,失去原本的意义? 期待作者更详细的阐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