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攻略游记

青岛往事 | 原来这些名人都曾在青岛生活过!青岛的故居青岛的名人故居

眺望黄海之滨,郁郁葱葱的虞山脚下,一群红瓦屋顶的欧式老建筑,仿佛是这座城市里心里充满故事的老人。

青岛是欧亚文化的交汇之地,其内在的奥秘在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里有大量1914年以前修建的欧式民居,如总督副官邸、胶州海关税务专员阿利文故居等,都是早期青岛建筑的代表作品。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法国领事馆旧址、宁文远别墅等,都是以欧式风格为主。

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市中心,是围绕小鱼山形成的一片区域,北起红岛路,南至海岸线,东至延安一路,西至大学路。街区因小鱼山而得名。历史上,大批文化名人在此居住,使这座海边小山成为青岛的文化圣山。街区内有30多处名人故居,凝聚着青岛的文化脉络,呈现出隽永而美妙的人文景观。

在清静的浮山支路上,有一栋建筑,因为主人举世闻名而在青岛的文化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雕花的栏杆和玉砖,是前主人显赫财富的遗留。它的名字叫“天佑园”,是晚清著名学者康有为的故居,现已修复,作为纪念馆开放。

康有为故居前临汇泉湾,后临小鱼山。走进天佑园,铁门内还保留着当年的石板路,路边长满了一簇簇绿色的灌木和粉色的玫瑰花。

康有为是清末维新运动的主要领袖,维新运动失败后流亡国外,辛亥革命后回到祖国。

1923年康有为来到青岛后买下此楼居住,对这个四合院十分满意,说“这是我在青岛一生所见过的最好的房子”,“这房子不大,但花园很大,百步之外就是大海。”因溥仪曾赠给康有为一座厅堂,名为“天佑堂”,康有为便将此地命名为“天佑园”,此后每年都在这里居住一段时间。

康有为人生的最后四年是在青岛度过的,这是他逃离历史纷扰、亲近自然、感悟宇宙的四年。

沿着狭窄的走廊行走,《康有为生平及历史展》浓缩了他作为维新变法领袖、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的一生。

康有为故居因其建筑规模宏大、历史厚重,被认为是青岛文化名人故居的标志。德国占领胶州湾、戊戌维新、五四运动、青岛主权回归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康有为都留下了极其重要的印记。1897年,德国入侵胶州湾,康有为痛心不已,给光绪皇帝上书,阐明变法强国的迫切性,这就是著名的《上清第五书》。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学生运动,“还我青岛”响彻全国。5月6日,康有为发出《请惩治汉奸挽救学生》电报。 13日,他在《大众话报》发表文章,赞扬北京大学生“发扬大义愤,追究天罚”的救国壮举,大力支持五四运动。

当时康有为在青岛居住主要是避暑,远离北京的政治纷争,他在青岛享受最多。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优美的诗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乙丑夏五月归青岛》:“海气浩荡岛影,峰峦耸峙。密林险峻山峦百道环抱,我又置身仙山画中。”这座城市的自然美景、艺术风情和宜居情怀在他的词句中展露无遗。

著名学者梁实秋曾在《书房》一文中写道:“我所见过最精美的书房中,以宋春芳先生的‘禾木录’为最佳。它坐落在青岛的一座小山丘上。此书房与他的住所不相连,而是一栋独立的建筑。环境清幽,只有鸟语花香,丝毫没有城市的喧嚣……”

沿木质螺旋楼梯拾级而上,到达纪念馆二楼,在康有为的书房“天佑堂”,至今还保存着他周游列国时随身携带的书箱。

两侧房间内,展示了他的书法艺术,展出了他“通世之路”上收集的各种藏品,让人们看到这位在青岛致力于书法金石研究、创立“康体”学派的人文大师,看到他在西方求是道路上比较文化史观的形成。

康有为对这座别墅十分满意:“房屋虽小,花园却很大,百步之外便是大海碧波”,“景色极佳,大暑亦不炎热”。

院里的银杏树是康有为亲手栽种的。

洪深故居位于八冠山脚下的福山路1号。1934年,洪深来到青岛接替梁实秋担任山东大学外语系主任,并居住于此。洪深的父亲洪树祖在青岛有一栋别墅,名为“观船台”,后被日本统治者没收。洪深在此租住房屋。他结合自己家庭的经历和当时青岛的屈辱历史,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灾后桃花》,由当时的明星公司拍摄,影后胡蝶主演。

穿过两道雕花铁门,迎面是顺着地势修建的宽阔楼梯。拾级而上,楼梯分叉向两边,再绕过一道简陋的围墙,进入高大的院落,再沿石阶拾级而上,进入客厅。洪深故居是一栋两层高的德式建筑,门厅高大,拱形窗棂,青砖灰瓦,哥特式屋顶,十分宽敞气派。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灾后桃花》就是洪深在故居创作的。

老城区的黄县路是一条蜿蜒数百米的路面,充满生机。民国时期这里是一处文化气息浓厚的风景名胜区,许多文人骚客都在这里留下足迹。更让青岛人感到自豪的是,这里还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故居。

老舍故居位于市南区黄县路12号,坐南背北,楼下是老舍和家人居住的地方。老舍1934年来到青岛,受聘于山东大学,直到1937年离开青岛,他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这里。

老舍和家人从1935年底到1937年7月底在这里居住了共630天,在这里创作了他的经典巨作《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推开铁门进入院落,迎面便是两座塑像,院落中央南北一坐的便是老舍先生。

院落西南角,有一尊拉黄包车的祥子塑像,其形象栩栩如生,令人不禁联想到小说、电影、戏剧、漫画里的祥子。

老舍于1936年开始创作《骆驼祥子》,他自己也记不清写下第一个字的具体日期和月份,这期间他还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

《骆驼祥子》作为一部长篇连载,首发于《宇宙风》第25期,《宇宙风》是20世纪30年代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发行量达4.5万余册,堪称文学杂志中的冠军。

1982年,凌子枫将小说《骆驼祥子》改编成同名电影。

电影《骆驼祥子》剧照。

博物馆的展品主要在一楼,一共有四个房间,展示了一些珍贵的资料图片和实物。博物馆的布局大多是按照舒乙先生的建议,他在给青岛有关部门领导的信中非常用心地规划的。馆内陈列的老舍先生的衣服、眼镜、印章、钢笔、小古董、花盆等,都是老舍子女捐赠的。

青岛名人故居_青岛明人故居_青岛的故居青岛的名人故居

老舍故居里的湘子书店。

吕梅荪曾任北洋高等女学堂校长,后在各地任教。因其父的师友赵尔逊、吴毓生、张公之、黄恭柱等在青岛时,都称赞青岛是个好地方,于是她于1930年来到青岛,在鱼山路7号建了一所住宅,取名涵碧山庄。

由于她居住的青岛曾是齐国的一部分,所以她的诗作和著作都署名为“齐州女布衣”或“涵碧山庄主”。1934年,青岛遭遇大雪,虞山宛如玉宫,吕梅荪趁机写下了“此时酒暖风和诗,我吟咏阳春诗句,与阳春诗句相呼应”的诗句。吕梅荪把自己吟咏和应应的诗句都收集起来,请余元芳作序,出版了《阳春白雪词》。她还出版了《瀛州访诗录》、《绵梨园诗集》两卷本、《绵梨园随笔》一卷本。她的诗集现藏于青岛市图书馆,并赠予后人。

沈从文故居是一栋两层欧式建筑,位于福山路3号,面海背山。沈从文1931年至1933年在国立青岛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期间曾居住于此。巴金来青岛后也曾在沈从文故居居住过。

沈从文故居建在山坡上,临街的门是关闭的,无法进入院子拍摄故居的全景,有点遗憾。

1931年至1933年,作家沈从文在青岛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居住在福山路3号这栋西式建筑内。在青岛期间,沈从文完成了《自传》、《八匹马》、《月光场景》等数十部小说、散文,代表作《边城》也在此住所完成。

玉山路36号,曾为童第周、舒行北、冯元俊、陆侃如夫妇的住所。

穿过锈迹斑斑的铁门,我们进入一个大院子,院子里有好几栋楼,每栋楼都住满了人。夏天的青岛草木葱茏,红色的屋顶与翠绿形成鲜明的对比。

童第周是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27年至1930年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前身)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助教。后长期在山东大学任教,20世纪90年代被列为世界百位杰出科学家之一。他曾三次来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历时十余年。

建筑依旧,却失去了往日的古朴与朴素,没有人知道这些名人究竟住在哪栋建筑里,除了繁华的外表,当时的景象究竟是怎样的。

除了童第周以外,36号院里还住过中国科学、文学界的许多先驱人物,如束杏北、陆侃如等。

庭院内的景色。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这段时期,青岛文艺界被称为“文坛荒漠”,没有新的文学刊物,报纸上只有文学副刊。1927年,著名作家王统照移居青岛,并于1929年创办了青岛第一份文学刊物《清潮月刊》。

王统照,笔名建三,山东诸城人,现代作家、诗人。1924年毕业于中国大学英文系。1918年创办《曙光》。1921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创办文学研究会。曾任中国大学出版系教授、主任、《文学》月刊主编、开明书店编辑、暨南大学、山东大学教授等职。建国后,历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山东省文化局局长等职。1927年迁居青岛,先后在青岛铁路中学、市立中学任教。1923年起,王统照便往返于相州、青岛两地。 从1927年起,他开始大规模兴建,整修观海二路的住宅。

他在清居期间,创作了《这个时代》等诗歌、短篇小说《声音》、《银龙集》、散文集《云集》、《绿屏》以及著名小说《山雨》。由于住宅建在陡峭的山坡上,路面低于楼底,来访者必须仰望才能看到隐藏在墙壁和树木后面的客厅和客房。

青岛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平原路出口对面,有一条石阶直达观海二路。石阶尽头的观海山公园脚下的老屋,便是王献堂故居。虽然如今王献堂后人大多居住在青岛,但故居早已转手他人。透过紧锁的朱漆大门,只能隐约看到院内绿意盎然,亭台楼阁不见了,王献堂著名的书房“双星精舍”更是遥不可及。

王献堂,山东日照人,著名考古学家、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他精通文字、音韵、金石学,博览经学,善诗画,是公认的书法家、篆刻家、国学大师。王献堂在青岛的重要成就之一是他领导和监督的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此外,他还研究山东古代东夷文化,出版了《炎黄氏族文化研究》、《山东古代国度研究》等著作。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校园西北角有一处独立的院落。从红岛路进入海洋大学四号门后右转,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古朴典雅的红瓦黄墙两层西式建筑。这栋典型的德式西式建筑,是德国占领青岛时期修建的俾斯麦兵营的一部分,当时是德国军官的宿舍,后来成为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的第八座校舍,现在是中国海洋大学的校舍。这栋看似普通的小楼,就是“一多楼”,是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时的故居。

闻一多先生,本名闻家华,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县。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攻读美术,但不久便投身于文学研究与创作。回国后,在大学任教,同时从事诗歌创作。20世纪20年代,他出版诗集《红烛》、《死水》,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奠定了他在现代中国诗坛的地位,其作品成为现代中国诗歌的杰出代表。

碑背面镌刻着闻一多先生在青岛大学任教时的学生、著名诗人臧克家所写的《闻一多先生纪念碑碑文》。

1930年夏,闻一多与好友梁实秋乘船来到青岛,出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那一年,他31岁。后来,他在一篇题为《青岛》的散文中,写到了第一次看到青岛时的情景:“船快到胶州湾时,远远望见一片点点绿色,漂浮在茫茫波涛中……崭新、整齐的楼房一幢幢矗立在小山坡上,笔直的柏油马路在两排梧桐树间伸展,如蛇一般在山坡上起伏。谁会相信,这现成的海市蜃楼,一百年前还是一座荒岛呢?”

闻一多在“一多楼”完成了《全唐诗》《全唐诗补遗》《唐诗纲要》《诗经类诗》等近二十部学术著作,卓越的学术成就奠定了他文学大师的地位。

1930年夏,闻一多应新成立的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之邀,来到青岛,担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教授。闻一多初到青岛时,和家人在汇泉广场附近租了一套房子,每天可以听涛看海,兴趣盎然。1931年,闻一多送妻儿回湖北老家,自己一个人留在学校,便搬进了当时编号为“第八教学楼”的一栋两层德式小楼的二楼。直到1932年夏,他离开青岛大学到母校清华大学任教,一直住在这栋小楼里。

如今,逸都楼已改建为王蒙文学研究所。

青岛名人故居的文化价值,不仅仅是因为名人的光环让这些红瓦建筑名声大噪,更关键的是故居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名人在这里创造过什么辉煌的业绩,这也是最有价值的“青岛往事”。

超级优惠

伙伴

微信上线新功能啦!

微信更新至最新版本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