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攻略游记

穿越“鳌太线”是驴友圣地还是墓地?登山专家7天调研找到致命原因

秦岭穿越是中国十大艰险户外线路之一,而“鳌太穿越线”更是秦岭穿越第一的顶级线路。

鳌太穿越线是一条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线路,也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因此,选择这条线路进行户外登山,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探险。

▲太白山,秦岭山脉最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主峰拔仙台在太白县境内东部,海拔3700多米,图为太白山高山湖泊大爷海 图据视觉中国

鳌太穿越途中,最高海拔为3777米(根据今年最新公布的测绘数据),两山之间平均海拔3566米,其中大部分为无人区,共要翻越17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然而,就是这样一条难度、强度如此之大的徒步穿越路线,却在近年来,逐步成为驴友们心中,仅次于珠峰的“圣地”。

据《中国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鳌太线穿越事故的发生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2年至今,已累计失踪、死亡人数多达46人。

事故频发,这也引起了国家体育总局登山管理中心和陕西省体育局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营造登山户外运动安全环境,将“山地户外运动产业规划”落到实处,中国登山协会和陕西省登山协会组成联合7人的专家调研团队,于2017年9月16日进行鳌太穿越线路调研工作,旨在采集有效的鳌太穿越线路数据,分析山难事故频发的具体原因。

“潘多拉魔盒”被打开

天堂和地狱的震撼成致命吸引

驴友纷纷进山事故频发

“鳌太线”是指从太白山拔仙台到鳌山的穿越线路,两山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6公里,算上山间起伏,实际徒步穿越距离约为140公里。整个穿越过程中,经太白山梁3523米,最终到太白山主峰拔仙台,最高海拔为3777米,两山之间平均海拔3566米,其中大部分为无人区,路途共要翻越17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

该线路沿途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草甸、巨石、森林、灌木等环境交叉错落;山中气候多变,一天之内,四季纵横,浓雾、冰雹、艳阳都会出现。

陕西省登山协会主席陈铮是首批穿越鳌太线的人。也是他,将这条极限穿越之路,第一次带到大众的视野中。有人说,是他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陈铮(中)

陈铮依然记得第一次穿越鳌太线时的那种震撼。“那是2001年10月”,陈铮回忆,当时他与陕西省(东方)登山队、一些媒体记者一起,穿越鳌太线。

“一路艰难险阻,当时浓雾袭来时,能见度不超过一米,加上大风呼啸,站在迷雾中,你看不见你的队友,也听不见他们说话,我们就只能用绳子,一个记者穿插一个专业登山队员排列,相互结组,才能防止团队走散。”陈铮回忆,当时穿越途中,一面陡壁,一面深渊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最让他感到震撼的,当属一天之内“见到天堂和地狱的样子”。

▲专家们在穿越途中

“当时我们走到‘九层石海’下面的山梁,起先还是白雾茫茫一片,像是仙境天堂一般。忽然一阵风吹过,白雾不见,过了一会儿,从山底忽然一阵黑雾打着旋向上升起,仿佛就如地狱一般。”陈铮表示,那次穿越,也让同行的记者感到相当震撼,回去之后,写了一篇感染力极强的报道,引起了许多人关注,“从那以后,鳌太线在驴友当中,口口相传,就这样火了。”

根据中国登山协会和陕西省登山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鳌太线穿越事故的发生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2年至今,已累计失踪、死亡人数多达46人。2017年年初至8月,已死亡3人,失踪1人。它的危险,在驴友们眼中,已经成为了致命的吸引。

7名由中国登山队和陕西省登山队的专家,历时7天,每人负重30公斤,以“驴友”的姿态,反向穿越鳌太线,为的就是找出鳌太线事故频出的原因,以及整条线路上,究竟哪些点位最容易遇险,然后做出一份事故调研报告,为提高鳌太线穿越的安全性,做好铺垫。

调研关键词一:装备

驴友缺乏敬畏无准备进山

“几乎触碰了极限运动的所有红线”

“从鳌太线上穿越下来后,当晚,我一整夜都没有睡好,很担心那位驴友,想知道他后来有没有成功下山。”这次鳌太线徒步穿越专家调研组成员之一、中国登山队教练李富庆刚穿越鳌太线回到西安,顾不得身体的疲惫,就向红星新闻记者表达了他的担忧。

“鳌太线强度大,驴友对自身实力认识不清晰,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李富庆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我们已经基本完成穿越,即将下山时,碰到了一位要进山的驴友,他独自一人进山,穿着牛仔裤、棉T恤、夹克衫外套、普通旅游鞋,没有带帐篷、睡袋,甚至没有一个专业登山包,多余的装备就用塑料口袋装起来,挂在腰间……”

▲专家们在登山途中

李富庆表示,这位驴友的行径,几乎触碰了极限登山运动的所有红线——独自一人、没有专业装备以及没有任何防寒保暖设备在身。即使是李富庆这样的专业登山者,也绝不敢带着那样的装备去徒步穿越鳌太线。

对大自然的敬畏,是驴友最应该携带的“必需品”。

“当时我们一直劝诫他,希望他放弃,并告知他这样进山,如果遇到下雨等情况,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让李富庆遗憾的是,这位驴友并没有听从他们的劝阻,执意上山。

“当晚我住在山脚下,夜里山脚下起了雨,我想山里的天气一定更糟,以我的经验,当晚山里温度肯定已经零下,他连帐篷都没有,我非常担心他。”

除了这位驴友,陈铮还说,“在这7天的徒步穿越过程中,我们劝服了7组不专业的驴友放弃登山。”

调研关键词二:环境

垃圾袋、泡面桶随处丢

营地水源还被人扔进鞋垫

本次穿越历时7天,7名专业登山专家,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这条“行走在中华龙脊”的探险线路。对于该线路现状,他们一致认为“不容乐观、亟待改善”。

▲专家登山队在当地村民家中调研

“驴友们的热情,早已超出了我们的预期”。陈铮表示,这次专门开展的针对鳌太线的调研,情况让专家们惊讶,“我们本以为,只有假期,穿越鳌太线的人,才会比较多,结果这次实地调研发现,原来一年四季,都有不少人来穿越鳌太线。”陈铮举例表示,端午节时,仅一位山下村民记录的,前来穿越鳌太线的驴友,就有500人之多,“这只是他一人的记录,还有很多驴友,在此范围之外”。

驴友井喷式地涌向鳌太线,也给这里的环境造成污染。李富庆表示,在穿越过程中,随处可见烟头、饮料瓶等垃圾……他向红星新闻记者展示了几张他拍摄的鳌太线营地里的照片,照片上,随处可见丢弃的氧气罐,方便面桶等,“在营地的水源处,我们甚至看见了有人把鞋垫丢在里面。”

▲驴友在营地丢弃的各种垃圾

李富庆分析,在穿越过程中,对体力消耗极大,很多驴友为了减轻负担,会一路上随手丢弃废弃物,“他们这样的行为,会给生态保护区带来非常大的负担。”

除了环境污染外,某些人为因素,也给驴友的穿越,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李富庆说,在穿越过程中,为防止驴友迷路,相关部门在沿途设置了指示路牌。然而,有些指路牌,被人恶意涂抹、修改了指路方向,“这种行为非常恶劣,如果驴友按照修改后的路线走下去,很有可能迷路,遭遇不测。”

事故探因

线路强度大气候多变

驴友准备不充分装备不全

经过调研,专家们在《中国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中初步给出了鳌太线穿越事故多发的几个原因:

● 线路强度大,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尤其是交替的第四纪冰川。

● 事故中心地带是穿越者第一个身体透支极限距离,在此区域若得不到良好的补充,遇到恶劣气候,则是事故的巨大诱因。

● 登山爱好者穿越前自身准备不充足、身体状况评估不足、装备不齐全。

● 外力因素导致事故发生,如:错误的标识、污染的水源、不可使用的宿营地等等。

此外,陈铮还列举出在线路上容易出事的地点,有西塬、东塬、药王庙、惑人坪、及靠近鳌山的青峰峡等地。“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其中最容易出事的点位,是药王庙附近,70%的事故,都发生在这里。”

据陈铮分析,此处最容易出事的原因主要来自气候变化和驴友身体素质两方面:“此处占整个行程的三分之一,驴友的体力在这里几乎接近透支,很容易产生高原反应。此时,驴友都需要得到良好的休息,但这里恰好又是线路上天气变化最快的地方,海拔3320米,一旦找不到适合的休息区域,很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对策

鳌太线“安全穿越手册”预计明年发布

今年国庆将尽快增设巡山员

陈铮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也曾多次指挥参与到鳌太线失踪驴友的救援工作中,在他看来,鳌太线管理和救援难度在于:

第一,在管理方面,整条鳌太线,呈鱼刺状,即一条主线,两边都有道路可以进入穿越地带,因此在管理方面,难度较大,无法统一;

第二,在救援方面,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设备,才能开展有效救援,但当地公安干警,这方面资源还比较缺失。虽然当地村民,也是救援的主力军,在救援中有很多优势,但却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培训。

陈铮回忆,曾有一次,当地公安干警参与救援时,山里气温在零度以下,他看见干警们,穿着最普通的绿色胶鞋,徒步穿越,寻找失踪者,“这些干警都是娃娃呀,我看了很心疼,后来就捐了一些专业登山鞋给他们。”

9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陕西省体育局、陕西省登山协会邀请林业、公安、当地政府等多20多个部门,就此次专家登山组调研情况,在西安进行了研讨。

▲研讨现场

“这样高规格、多部门、跨区域联动,只为针对一条线路的设置安全规划,在国内是很少见的。”陈铮说。

在会上,中国登山协会培训专业委员会主任马欣祥博士提出建议,希望培养一批巡山员,在当地健全“巡山”制度。按照计划,全国各地登山户外相关专家将在10月7日再次组成调研组再走鳌太线,就第一次调研成果进行实地检验。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续川表示,一份针对鳌太线的“安全手册”,预计在明年推出。今年国庆,面对呈“井喷”趋势的鳌太线驴友数量,续川表示,将尽快推动巡山制度的建立,以保证驴友安全穿越鳌太。

红星新闻记者丨沈杏怡

用户评论

凝残月

亲历者说:“去年夏天,我和一群好友一起穿越鳌太线,那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虽然困难重重,但风景绝美,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模板演示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