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海南三十年改革新篇章:探索创新发展路线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轻装上阵。30年前的海南只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岛,人均分配水平仅占全国分配水平的83%;85%的商品靠内地调进;17%左右的人口尚未温饱。经济底子薄、发展潜力大。
负重前行。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便背负着“改革开放实验田”、“唯一省级经济特区”等多个头衔。伴随当时全国改革开放、实施沿海发展战略步伐加快,海南要奋起直追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如今再看海南。相较于1987年,2017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了21.8倍;地方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了226.8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30倍和25倍。不仅如此,海南俨然如预设般的发展为中国最开放的地区之一。
古人云,三十而立。站在新的关口,海南未来发展如何突围前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海南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中新社发 尹海明 摄
以开放为基调
古时的海南,在大文豪苏轼的笔下是个,“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地方。足以见其荒凉与落后。
三十年前,海南GDP总量仅57.28亿元,工业化程度相当于全国50年代初的水平,农村人口占全部人口80%以上,六分之一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建省初期,海南特别缺电,在大热天,我和二十多个同事全部挤在四五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大家一边摇着扇子一边风风火火工作。” 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的回忆中,那时作为全岛最大最好的城市海口,没有红绿灯、没有出租车、没有程控电话,电力还特别紧缺且持续多年,海口仍是半天便可以走完一遭的边陲小城。
因改革开放而重生。海南用30年的时间,以“开放”为墨,谱写经济发展新篇章。
侯雨彤 制图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30年,海南经济总量增长77.9倍,人均GDP增长52.4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健全。全省“田”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很快将建成,构建“丰”字型高速公路网指日可待;建省初期,海口至三亚行程至少要5个小时,如今环岛高铁最快仅需1.5小时;“四方五港”格局成型,开通国内外货运航线337条、邮轮航线14条,2017年海口港区货物吞吐量已突破1亿吨。
遗憾
但不容忽视的是,海南经济多年发展却仍位居全国末流。2017年,海南省人均GDP为7179美元,全国人均GDP大约9100美元。也就是说,海南人均GDP水平比全国低约2000美元。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需要实现超常规发展才能够不负国家使命和历史使命。如果说,海南建省30年,有成就和经验,也有不足和教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陈剑对国是直通车表示。
诚如他所言,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发展速度确实不尽人意。与同样是经济特区的深圳、浦东相比,2017年海南的经济总量只是深圳的1/5,不足上海浦东的1/2。而在1987年,海南的经济总量虽然不大,却略高于深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迟福林看来,首先,深圳由于毗邻香港,在开放力度上比海南更大。第二,深圳在后来的市场化改革上,进展比较快,尤其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给深圳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在上世纪90年代市场化体系形成的速度比较快,市场化程度较高。第三,深圳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了以高科技、数字经济引领全国发展的重要区域,成为中国创新发展最快的地方。
同时,陈剑认为,一个重要的可值得吸取的教训是,海南过去30年的发展,似乎始终缺乏一个清晰符合海南特点的发展战略。包括在产业发展上的清晰认识,使之成为全省上下各方共识,并且始终咬定不放松。而不是局限于地方性常规发展的考量和部署,不是一任领导上台制定一套发展战略。比如说,信息产业以及与信息产业相关联的产业,似乎海南并不占优势,但海南地理条件、气候优势以及对外开放条件,却具有能够吸引信息产业和相关联产业发展的人才优势。
“在探索岛屿型经济的发展,如何发挥岛屿优势,科学定位等方面,海南也经历了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耀也表示,海南省建立初期希望能够像沿海城市那样去发展大港口、大产业,走传统的港口发展的路线。但经过一段时期的摸索和探索,海南发现,其实沿海地区与岛屿存在很大区别。岛屿型经济的腹地显然不如沿海城市港口,因此,海南再继续走大港口的模式是不合适的。
中新社记者 尹海明 摄
再启程
建设自贸区和自贸港,对于“30岁”的海南而言,无疑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迟福林表示,海南未来发展,需要以更大开放来办最大的特区,以区域开放带动产业开放,互相融合形成海南发展的后发优势。
陈耀认为,把海南打造成为自由贸易港是海南更大程度开放政策、开放模式的突破,但目前海南距离自由贸易港的定位还有不小的差距。比如国际资本进入方面,现在的负面清单还没有出来。“此前海口宣布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模式,这就要求比上海自贸区提出的负面清单内容更少。”他表示,海南在开放的领域上可以更大,限制可以更少一些。
而陈剑认为,海南更具有把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优势。此外,旅游产业,大健康产业,生态环保产业,海南自身发展本身已经有一定基础,还具有更大发展潜力。“在庆祝海南建省30周年之际,认真总结海南30年发展的成败得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并明晰海南未来发展思路,通过奋起直追,力争在下一个30年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创造的策源地,进而与全国最大经济特区名称相吻合。”
来自:国是直通车
用户评论
这波操作太牛了!三十年的改革积累终于要展现雄心壮志,海南的新发展路线图让人眼前一亮啊!期待海南越来越强大,成为中国经济的领航者!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南岛风光秀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新发展路线图的出台是很有必要的,希望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一个生态友好、开放合作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海南一直很关注,这次的新发展路线图让我看到了前行的希望!要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和特色产业发展,不能跟风模仿其他地方。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句实话,三十年改革还没看到明显的效果。新的路线图到底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呢?还是继续玩概念?期待后续的行动到位。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南的发展确实面临很多挑战,环境保护、经济结构转型等都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希望新发展路线图能够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措施,而不是空洞的计划目标。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十年的改革积累是宝贵的财富,不能被轻易浪费。这次的新发展路线图应该立足实际、重实干、注重可持续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海南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海南能够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成为中国科教兴国的先行者!新发展路线图应该明确提出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引才政策措施。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一直不太看好海南的经济发展。旅游是一个短期的依靠,缺乏战略性转型,难以持续长远发展。这次的新发展路线图能否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印象里海南一直在倡导绿色发展,这次新路线图也强调生态保护。希望能够把环境保护融入到各项政策措施中,形成一个真正的绿色发展模式!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南的旅游资源确实优越,但是过度开发可能会破坏原本的环境风光。新发展路线图应该注重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十年的改革虽然成果丰硕,但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次新路线图希望能聚焦民生福祉,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海南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链。比如,发展海洋经济、生态农业,形成独特的竞争格局!新发展路线图能否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海南能从旅游经济向多元化发展转型,发展更多新兴产业,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新发展路线图的出台对我个人来说充满期待。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十年改革成果喜人,海南的新发展路线图标志着海南将迈上更高层次发展的快车道! 期待能看到更多创新突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贡献力量!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新发展路线图的出台预示着海南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创新,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新形势变化!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海南的发展还是比较乐观,这次新路线图给我的感觉是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相信在新的一轮改革中,海南将展现更加强大的发展潜力!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海南能更好地传承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一个既富有经济活力又和谐美观的美丽家园!期待海南新路线图能够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